番外吐槽篇:规则与话语权(2)_大明少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吐槽篇:规则与话语权(2)

第(2/3)页



  除非这个根本不是运河,就是尼罗河的一条支流,可尼罗河是超级爱发脾气的主,这个支流为何能存在上千年??埃及漫天风沙为何没有掩埋运河?难不成遇见运河绕道了?

  官科生吹着口哨,眼睛斜上45°:嘿嘿,亚历山大大帝建造的这个地方,有很多公共建筑物,包括:一个可容纳1万1千名观众的剧场,一个竞赛场,四间公共浴室,一间健身房和两个位于约瑟运河的小港口。而且俄克喜林库斯还建有12座神庙!!民科生,对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奇迹震惊吧。虽然到1929年,这里只发现了一根来历可疑的石柱子和成堆黄沙!!

  对于古埃及历史的缺乏,确实让民科生心里发虚,不过他还是擦着额头的冷汗道:这…好,就算这里有个一千年的运河不假,就算亚历山大大帝可以驱使数万人在高温下挖运河。可这里保存的几十万份莎草纸书碎片,怎么可能不受到高温、沙漠及地下水的侵蚀?还能保存1255年,直到公元1896年,被人在一个号称有两千年历史的垃圾堆里找出来?

  官科生对于民科生的示弱,表示很满意:“这里的莎草纸产量巨大,尼罗河三角洲的泥沼地提供了方便书写、价格合理的材料,从不列颠岛到两河流域的广袤疆域里都使用莎草纸,价格自然便宜嘛。被发现的莎草纸书为何要两面书写?那是因为伟大的外国人民,从很早的时候就知道环保和节约!!(价格便宜又两面书写?这到底是昂贵还是便宜?)

  当然有不少欧洲当代学者说,莎草纸只能保存300年,遇到高温还会自燃,而且莎草纸还容易损坏受不得潮。那是因为,这些所谓当代欧洲学者和你们一样,是欧洲的民科生!!

  民科生颤抖吧,在德玛西亚的神光之下颤抖吧!!不能弯曲过度而且较为僵硬的莎草纸,被伟大的古埃及人民用来包鱼。(虽然鱼不知道去哪儿了,或许游走了…)

  在白皮之神的指引下,在俄克喜林库斯的垃圾堆里,从五十万份碎片中,人们找到了最古老和完整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图表。还有蒂托•李维失落的书籍的节录!!

  颤抖吧,民科生!!在亚里士多德伟大的光芒下,颤抖吧!!这位精通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的最伟大学者,短短一生(62岁)留下了三百万字以上的上百本著作。这岂是华夏文明可比?司马迁那个阉货,花费十三年时间,就写了一本五十二万字的《史记》,纯粹就是渣渣!!

  古希腊地区的富足,岂是小小华夏可比。虽然人口不足百万,识字的人鬼知道有几个,但就是这样的古希腊,能够供应亚里士多德无限制的莎草纸和羊皮纸,还不怕这位伟大导师写错字,写错了就换一面写,咱懂环保和节约。

  伟大的古埃及和古希腊啊,请你们降下神之光芒,清洗这些民科生无知的大脑吧!!啥?要找原文出处?你们这些死不要脸的民科生,知道的太多了!!偶要代表月亮消灭你!!看我大德鲁伊之洪荒之力,受死吧民科生,偶要把你们打入学渣的虚无之地,永不超生!!”

  4.按照白皮的说法,传世长达五千年的方尖碑,其所用的花岗岩,是从采石场被整体切割好后,再运输到目的地安装。(古埃及所有方尖碑动不动就是好几千年的历史!!)

  可当时,除了极为稀少的陨铁外,古埃及连铁都造不好,所用铁器还得从外族手里买。当然有人说,古埃及人是用青铜去切割花岗岩…好吧,我们不是来自同一个地球。

  关于古埃及的青铜器嘛,很抱歉,在万能的度娘上,你只能找到无数辞藻华丽的描述,实物留存嘛…抱歉,只能用惨不忍睹来描述。因此,古埃及人切割花岗岩和打磨大理石,没有留下任何实物工具…反正,古埃及人就这么做出来了!!

  倒是某些钱币网上有关于古埃及青铜器的售卖广告,还有美帝的鉴定报告额。亲,不买一个吗?9500软妹币额,很便宜的说。至于古希腊供奉在神庙里,具有浓郁中国风的青铜器,就更不值得一说了。

  当然,青铜器因为保存不易,所以留下的实物不多,这我能理解。哎,只能感叹上天对华夏的眷顾,为啥就留下了这么多精美的青铜器捏?或许青铜冶炼技术并不是祖宗们首创,但能把冶炼玩成艺术的,只华夏一家别无分号。不服?拿实物来!!

  古埃及人能够切割几百吨重的整块花岗岩,能够将坚硬的大理石打磨的油光锃亮,却没能发展出更先进的兵器。结果后来,被同样拿着青铜武器的野蛮部族轮番暴虐。对此,个人表示深深的遗憾和同情。

  哼,中国的祖宗就是好战,除了制造精美的青铜器,就是发展武力,把周边部族虐了个遍。后来还拿着铁制武器,把匈奴打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只好远窜欧罗巴欺负小受。

  对于祖宗这种,不文明的而且明显开挂的作战模式必须予以强烈谴责,为啥不学古埃及人…没事修修土堆,用用石头就行了嘛,为何要欺负周边民族?偶代表灯塔国表示强烈愤慨。

  ………………………………………………………………………………………….

  5.华夏是农业文明,因此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养子民,否则大家就得饿肚子。因此,历代华夏君主,对于土地的渴求都是永无止境。一直到农耕文明供养军队的极限达到后,华夏君主才停止了扩张,不是不想打,而是后勤实在无法保证大军所需。

  因此,始皇天下一统后,基本确定了华夏主要农耕区域。面积约为五百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三千万到四千万之间。于是得意忘形的秦始皇,集全国之力,不仅征发几十万人修建皇陵,还派出百万大军东征西讨,仅仅使用了不到10%的人力资源,结果被人造了反…

  而拥有天顶星科技的古埃及,仅仅占据2.2万平方公里的尼罗河三角洲(《世界吉尼斯纪录》2007年),却能动用十万人力修建金字塔。考虑到沙漠化因素把这一区域扩大两倍吧,按照七万平方公里计算。再按照10%的人力使用率倒推,古埃及至少拥有百万人口。

  注意,百万人口里面,您还得扣除老人小孩吧,再扣除妇女,还剩多少男人?(或许古埃及妇女都是当男人用?)当然有人说,使用的是奴隶。可那家奴隶不吃饭的?您找一家出来。还得扣除,看管奴隶、从事艺术工作、切割花岗岩和打磨大理石,以及军队的人。

  这七扣八扣的,我都不知道在古埃及到底能有多少人从事农业劳动。额对了,在白皮历史书上还说,古埃及是巨大的粮仓,没有古埃及的粮食,白皮就要挨饿。这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要养活埃及人,还得养活白皮…尼罗河三角洲,真乃神仙之地也…

  按照白皮的考古发现,古埃及人很早就懂得了使用灌溉技术,并懂得种植小麦,从而养活了大量人口。可是在现代耕种技术诞生前,古埃及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橄榄和葡萄…

  这还不算,除了供应粮食之外,古埃及还得在这么个屁大的地方,提供天量的莎草纸,不然古埃及古罗马那些艺术大师和文人骚客,就没办法口述经典历史和文明了。那么扣除沼泽地以后,这七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还剩多少土地可供种植粮食?

  稍微熟悉中国农业的人都知道,小麦这种作物,在没有现代化肥之前,亩产最多百八十斤。因此,一户人家至少需要耕种几十亩土地才能保证温饱(还得缴税)。在几千年前,以当时的农业水平,每个古埃及农民得种多少亩小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