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六分仪_大明舰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六分仪

第(1/3)页

  王新宇已经离开了阿奴律陀城,回到了新加坡。

  离开阿奴律陀城之前,王新宇曾经劝告永历说不能把南洋明军全部撤到勃固城以南,必须要支持孟人,保持对缅人的压力,只有不让缅人有发展的余地,这样才有机会讨回太子和皇后。但永历不听劝告,坚决要求南洋明军全部撤到勃固城以南,并让王新宇减少对孟人的支持,试图以退让来让莽白放回太子和皇后。

  李定国也劝告说:“臣担心的是,莽白肯定是要毁约!他肯定不甘心每年赔偿我们那么多银子的!我们必须保持对缅人的压力,才能让莽白听话。”

  永历回了句:“难道太子和皇后在你们眼里还比不上那点银子?”

  “臣罪该万死!”李定国不敢再说什么,只好退了下去。

  所幸的是,王新宇支持的孟人却不是永历能管到的,他们有自己的首领。为了避免孟人明军受到永历的制约,王新宇把孟人明军都暂时编入到孟人自己的勃固王国。

  虽然勃固王国已经被缅人灭亡了一百多年了,但勃固王的后人却一直在抵抗,一有机会就反抗缅人。真实历史上,直到一七五七年,勃固王的后人被缅人斩草除根,勃固王朝才真正宣告灭亡,孟族人完全沦为亡国奴。

  王新宇重新找到了勃固王的后人,把自己训练出的孟人军队交给他手中,这支五万人的军队暂时挂着勃固王国的名义,等日后再恢复明军身份。

  有孟人的军队和自己的海军在拱卫阿奴律陀城的安全,王新宇根本不用担心永历会有什么危险。阿奴律陀城本身就是孤悬于伊洛瓦底江口的一座小岛上,缅军水师已经全灭,根本无力袭击这座岛,清军就更不可能过来了。

  当一艘外形修长优美的船来到阿奴律陀城接走王新宇的时候,这里的一切已经安排妥当,王新宇也得回一趟厦门去处理一些事情。

  这是一艘漂亮的船,高高的桅杆上,洁白的船帆吃饱了风,巨大的动力通过桅杆传递到流线型的船身。低干舷,使船的稳性极好,同时较低的重心,便于桅杆高度做到船身长度的四分之三,这样就能增大帆的面积。

  这艘船就是不久前安装了桅杆,正在进行海试的飞剪船。

  王新宇要亲自参加海试,所以这艘船就来到了缅甸。

  跟着王新宇一起去新加坡的,还有李定国的儿媳和孙子,也就是王新宇的大姨子和外甥。

  八莫已经安全了,郑大小姐原本可以不用回去的,但李定国考虑到儿媳很久没有见到娘家人了,于是让她回一趟娘家去瞧瞧。

  小外甥上了船之后,对船上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像一只欢快的麻雀一样来回跑动,从最上层的舵楼到最下层的底舱都跑遍了。

  采用中西合璧式船帆的飞剪船,又不同于西式软帆船,西式软帆船虽然帆面大,航速快,但因为船帆复杂,需要水手的数量要很多。

  而这艘飞剪船的船帆,不像软帆船那要是一块块帆用绳索吊起来,而是整块的整体,就不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操作,中西合璧式船帆又不像硬帆那要有大量的木头骨架,是用粗麻绳缝合,有三根木骨架,再用绳索加固,船帆上面也没有涂桐油,帆的重量比较轻,面积可以做得更大,承受风的能力更强。

  这艘船只需要三十名水手就能操纵船帆。成块的方形船帆可以自由转动,和风向成一定的夹角,这样利用率比软帆要高得多,而且这艘船又和西式软帆船一样,也有支索帆、翼帆等三角帆,增加了对风的利用率。

  船上设有五个隔舱,如果其中一个进水,船只仍能继续航行;如果两个隔舱进水,这艘船还能排水自救。但是隔舱结构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下层甲板无法设置炮位,这样就使得这艘船无法装载更多的火炮。

  从防御性来说,细长的船体结构,也使得这艘船在交战中容易被击穿;此外,中西结合式的主帆一旦碰到链弹,一发链弹就能让整面的主帆完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