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繁荣背后的秘密_大明少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繁荣背后的秘密

第(2/3)页

…………………………………………………

  但很可惜,朱由校期盼的那种仗义执言,敢为天下屁民先的草根英雄没有出现。周时纯跪在地上,仅仅含糊其辞了说了一句:“小的所言俱在书中”,便撅着屁股不再言语。两个朝廷大臣则站在一边如老僧入定。

  “几位大人,你们到底在担心什么?”傅山看完了文本后,不无嘲讽地问道。被质问的三人,脸上古井不波,依然闭嘴不言。

  朱由校已经明白了傅山这个官二代的想法,但某些招人骂的事还是皇上来说比较好:“傅山,下面朕来问,你来记录。”

  “周时纯朕问你,正德元年之后,大同人口实际增加情况如何?”

  “皇上,据微臣了解,人丁增加一倍有余。”

  “何为了解?”

  “微臣根据大同房屋增减,商户兴旺程度及农户人丁推断。这段时间在大同北门讨生活的人,便以此类人居多。”

  “官府为何不予详细记载?”

  “皇上,成祖之后,朝廷岁入约2700万石已成定例。地方官府每年足额上缴税赋即可,余者不为之亦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人丁增加,田赋及商税必然增加。地方超额增收岂能不定上考耶?”

  “皇上,地方官员皆言岁赋多少乃祖制,不得妄动。妄动者,乃与民争利,为继任者及民间所不齿。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周经,曾予以课税多者为下考。自此…”

  朱由校脸黑如墨,不待周时纯说完便摆手道:“行了,朕明白了。孙少卿、熊参议,你二人在地方为官之时,此种言语怕是听了不少吧。你二人对此,又有何讲解啊?”话虽这么说,但朱由校的眼角余光却看向了傅山。

  …………………………………………………………………………………………..

  傅山何其聪明,见皇上余光瞄向了自己,脑子一转已是明了:两位大人以后还要继续在地方为官的,某些话可不能从他们嘴里说出来,一旦这么做了,两位大人以后在地方上可就混不动了。黑锅嘛,还是自己和周时纯这种小人物来背比较好

  于是,傅山急忙拱手道:“皇上,两位大人日理万机,那会注意这些小事。小人家中为官者甚多,对于官场学问还是略知一二的。不妨由小的来回答。”

  孙元化和熊廷弼老于官场,自然明白皇上和傅山的用意,两人心里感激之余,仍不免有一丝遗憾。其实这件事由他们自己来说好得多。可,如今的官场那里会允许他们如此直言…

  按照明朝官场规则,胥吏从来不被允许上书具体政务,否则将会被论罪。因此跪在地上的周时纯,此时心里如火烙一般。

  虽然他很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禀报给皇上,但却犹豫不决。他两手紧紧扣在地上,思虑再三后,心头一热便张口道:“皇上,小人有事禀报。”

  朱由校并未理会周时纯的自告奋勇,只是静静看着傅山,等这个大才子开口。

  周时纯两手握拳,昂首挺胸毅然决然地开口道:“皇上,小人有事禀报。”

  傅山很想一脚把周时纯踹出门外:这个傻子,怎么连皇上的用意都看不出来。你准备向皇上禀报什么?禀报你这几年一直在暗中收集各种数据?这些话能在这里公开说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为了避免周时纯脑子犯抽胡乱说话,傅山快步走到周时纯身后拱手道:“皇上,周时纯所书内容,虽有一定道理但仍显不足。就由小的来补充完整。”说完,不漏声色的踢了周时纯一脚。周时纯此时也醒悟了过来,立刻牢牢闭上了嘴巴。

  ……………………………………………………………………………………………

  傅山道:“皇上,周时纯上书中有言,国朝税收之弊端有三。其一,只重税收人口不重纳税人数;其二自万历年中期开始,贱户激增却并不纳入税收人口;其三。当今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大量流民出现。而官府为保证税收压迫更甚,结果流民甚巨。”

  朱由校喝了口茶道:“这些朕都知道,周时纯上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