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筹谋(2)吏制之革_大明少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筹谋(2)吏制之革

第(1/3)页

  面对皇上提出的“三角区域振兴”计划,孙元化和熊廷弼叹服皇上雄心之余,并未盲目赞同,而是从各自角度提出疑问和不解。

  孙元化拧着眉起身拱手,首先发问:“皇上,神宗朝至今,各级官吏缺员严重。虽然光宗及本朝进行了补缺,但实际缺额依然较大。而且突然大规模补充官员,势必在朝堂上引发争夺职位的风波。先皇光宗曾因此与朝堂诸公不睦,诸公亦对此多有不满之言。

  另外按照国朝惯例,官员的派遣地点及名额,需要按照籍贯和所在地举人数量等进行综合考虑。光宗因补缺之时强行安排职位,就与吏部发生了极大冲突。不知皇上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官员能力高低又该如何考量和评价?毕竟这是个大计划,不容有失。”

  孙元化刚说完,熊廷弼捋捋胡子轻咳一声,也起身拱手道:“皇上,老臣久在边关,与各级官员均有接触,老臣以为孙教喻所言实乃国朝之痛。大规模补充官员,必定打破原有平衡,由此甚至会带来地方政务的动荡。老臣亦请皇上细细思量。

  另国朝任命官员之时有南北选之例,回避本省之传统。此举虽能减少徇私舞弊,但却因所派官员不通政务,因而赴职之初,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本地胥吏因外来官员政务不通不晓民情,常常挟制主官刁难索贿、依仗强豪监守自盗、欺压百姓敲诈勒索、操纵司法徇私舞弊等,尤以操纵司法借诉生财为甚,百姓深恶之。

  当前国朝之地方困境,并非单单官员之能力高低,或政令是否切合实际能解决。地方胥吏早已成地方一害,此制不改,恐成日后大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以上两点不能得到确切改变,老臣认为‘三角区域振兴’应当缓行,贸然施行恐有大忧。若依旧规能履新政,则新规可以静待时机。皇上,三思啊。”

  两人的肺腑之言,让朱由校感到很满意:实干派的官员就是不一样,不但直接切中要害,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朝堂上的那些嘴炮是远远比不上的。科学院秘书处的政务改革效果,目前看来还不错。明朝的官员不是没有能力和见识,只是之前花太多心思在党争之上了。

  朱由校拍拍手掌开心地咧嘴一笑:“好,两位教喻所言,甚合朕心。朝廷里不缺心里明白的人,但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喜欢把这些弊端藏着掖着。朕既然决定改革,就不会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朱由校快步走到书桌旁,示意傅山、孙元化和熊廷弼也一起过来。他拿起一摞纸张,往三人面前一放:“朕这两个月除了处置大同城内大小事务,其余时间也没闲着。朕草拟了一份官员任职的新流程出来,诸位可以看看。”

  三人急忙快速浏览了一遍。文中,以留都南京之官员先行补缺的做法,符合国朝惯例。其余如择优录取,特例入仕等也符合以往实情。让三人感到比较新奇的是:

  官员就任之前,必须在科学院秘书处进行挂职锻炼。并根据实际政务处理能力的高低划分职务,让官员具备基本的政务处理能力。彻底改变以往读而优则仕,实际中却多有高分低能之弊的传统制度,并减少官员被当地胥吏蒙骗和利用情况的发生;

  针对旧有胥吏制度,进行全新的皇家公务员等级划分制。胥吏根据实际能力高低,进行等级划分并给予对应的福利及俸禄。经过国考之后,胥吏可以有机会胜任正六品以下的官职,并解除之前胥吏不能参加科考等不合理限制。

  傅山因为常年陪同在皇上身边,所以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伴读书僮的实际权限,远远超过了在朝的诸多一品大员,只是傅山从来不屑利用而已。他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