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筹谋(5)河套方略_大明少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筹谋(5)河套方略

第(2/3)页

容,看着熊廷弼道:“熊参议,前年在天牢之中,朕曾经让你详细阐述定辽方略。朕看了以后,觉得甚为有理有据,而且一旦实施必有大成。可是,朕依然否定了你的方略,你可知为何?”

  熊廷弼嘴唇动了动,双手不自觉地捏成了拳头,终于还是咬咬牙道:“老臣以为,臣之方略,定是与孙阁老之方略冲突。陛下权衡之下,认为孙阁老之方略更为妥当。”

  朱由校淡淡道:“你错了,你与孙阁老之方略,本无对错之分,都堪称定辽之谋。在回答你的疑问之前,朕有几句话要问你。

  你的三方布置策略,在提出之初,就包含了放弃广宁退守关内的意图,是不是?你的本意,是在辽、沈尽失的情况下,不如集中有生力量固守长城沿线,是不是?当战事发展印证了你的判断,你便谩骂朝廷官员、羞辱王化贞,用以报复之前受到的种种诘难,是也不是?”

  熊廷弼的老脸通红,半响过后重重点了点头:“皇上,老臣以为,孙阁老之谋钱粮耗费太巨,费时太长,收效不大。老臣以为欲攻先守,积蓄力量后再图大计。守也好,攻也罢,不过是手段,只要最后能达成收复辽东,铲除叛逆的目的就行。”(注1)

  朱由校听完也点点头:“嗯,你肯说实话就行,证明通过这一年在科学院的历练,你算是认清了自己的毛病。你的方略虽然没错,可比起孙阁老的眼界,到底差了一些。也没有看清楚朝堂诸公的真正目的。”

  朱由校起身,重新挂上了一副大明地图,用教鞭指着辽东道:“孙阁老的战略意图很明确,花费重金打造关宁锦防线,彻底锁死后金,并安抚漠南蒙古诸部。还借此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大明依然牢牢掌控着天下。这便是孙阁老战略的精义所在——帝国之威不容轻侮。

  朝廷诸公为何会大力推行孙阁老的计划?那是因为在重金打造之下,辽西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将门。又因为目前朝廷用度大半依靠南直隶一带,如此一来,东林以及江浙一带的势力,不仅将凭借钱粮之功获得话语权,还会获得更大的权力。

  所以,熊参议,你的方略不仅在格局上差了一些,容易让宵小之徒朝三暮四。而且因为方略耗费钱粮不多,也令朝中某些人不满,因为这样无法将大明与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因此你下狱之时,有很多人恨不得将你杀之而后快。朕这么说,你可明白了几分?”

  ………………………………………………………………………………………..

  对面的三个听众瞪着溜圆的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皇上:这,太夸张了吧…

  朱由校将教鞭放好,又走过来坐下:“别惊讶,这就是党争。为了自己的私欲,将国家利益置之度外。当然,孙阁老不在其内。阁老只是不希望朝中出现第二个声音,影响辽东的整体大局。只是阁老的某些做法确实不妥,朕会找机会和他说说。”

  “熊参议,如果朕让你把定辽方略,改成河套方略,你意如何?”朱由校问道。

  熊廷弼略一琢磨,有些迟疑地问道:“皇上的意思是,以宣府为中心,向河套渗透?”

  朱由校点点头道:“你的三方布置策略,以山海关为据点,辅以骑兵机动,不停骚扰后金令其自顾不暇;又通过安抚蒙古,剪去后金外援,令其自陷死地;借道朝鲜,突袭后金赫图阿拉,亦可谓妙招。但是,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方略已经行不通。

  第一:朕在建立新军之初,就定下了全力发展步军,骑兵为辅的原则。重骑耗费甚巨朝廷无力承担,因此朕有意通过强力步军,辅以一定数量的轻骑,逐步建立据点,实现辽东的网格化治理。如此耕战两不误,并可吸纳辽东流民,让老奴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

  第二:彼时林丹汗尚能控制辽东蒙古,以为国朝之援。如今林丹汗败亡青海,辽东蒙古一盘散沙,科尔沁部奥巴台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