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云动第二十八章偷得半日闲_大明少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风云动第二十八章偷得半日闲

第(2/3)页

的锻造房里,自己也抡起铁锤敲打,然后又回皇宫试验;另外,王徵发现皇上说的轴承是个好东西,可还是钢铁不过关…..

  孙元化和茅元仪两人对于皇上说的开花弹,已经有了初步理解,可是对于皇上说的火炮小型化、实用化,最好白菜价的理念还是理解不够;皇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理论,这让人理解起来着实困难,可皇上不管,每天都得要进度报告表;

  皇上甚至还面目狰狞地说:前装弹只是过渡品种,后膛装弹才是王道。啥,图纸太过简单?你们不知道大道至简的道理吗?哼哼,想不出来后膛装弹的原理?看见没有,那棵树足有五丈高,要不要把你们送到树上去思考??两人就此明白了,伴君如伴虎乃至理名言。

  宋应星被皇上特批为“戴罪立功”人员,每天也是忙着整理各种工业及农业上的资料。皇上还给他下了两个特殊任务:第一,石墨坩埚炼钢法必须尽早试验成功,这关系到后续的很多工作;第二,开始进行玉米、土豆和红薯的实验性种植,并将观察资料整理成册…..

  ………………………………………………………………………………

  这天下朝后,朱由校回到乾清宫,便接到了魏忠贤写来的秘奏。这是魏忠贤在沧州为张郃和扁鹊立祠后,传来的第一封秘奏。算算时间,应该是他到了山西大同了。

  朱由校派魏忠贤去山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收拾当地的商人,尤其是与蒙古做生意的商人。这批人明知道蒙古人会把粮食铁器卖给建州女真,但为了钱,还是黑着心的做生意。建州女真抢了明朝的黄金珠宝,又用来买明朝的粮食和武器,这简直是个大笑话。

  魏忠贤此人确实贪婪,也确实看中权力。可这人并不是一点用处没有,比如对待政敌,那是绝对心狠手辣。这种人用来对付黑心商人,那是最好不过。至于他能贪污多少,朱由校是不管的,贪污再多也是我的,你还能逃到美国不成?

  朱由校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秘奏,只看了两行,朱由校的双手就颤抖了起来:内臣司礼监秉笔魏忠贤禀报:山西之地,富裕之所,然商人只晓金钱之利,道德崩坏。

  经查,天启元年至天启三年,官道卖出粮食十五万石,民间流出不可胜数。臣拷问“聚丰”粮行店主,得知仅“聚丰”一家粮行,三年间便流出粮食于关外十五万六千三百石。而山西如“聚丰”粮行者,不可胜数。其余如铁器、食盐、布匹等,民间官道,不知流出几许。

  山西官员多有从商者,已视朝廷禁令如无物。臣魏忠贤恳请陛下,乱世需用重典,严惩山西官员及首恶商贾…….

  朱由校明白,魏忠贤最后的要求,不过是他为自己收受贿赂,打开方便之门而已。但他相信,这秘奏里所说的粮食及铁器外流的情况,说不定还是魏忠贤收了好处后,特意把数字改小了的。实际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朱由校揪着自己的胡根,紧咬着嘴唇,一遍遍想着自己该怎么办:皇城内,自己对于群臣的控制已经处于失控边缘。杀人这种方法,对于那些东林或者阉党来说,根本不构成影响,反而会彰显自己的无能,让大臣更加猖狂;

  控制军队,目前更是没影的事。别说军队,就连侍卫都是锦衣卫或者禁卫军的,自己连私人卫队都没有;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里,基本都是混蛋;地方边军倒是强悍,但凭什么听我的?秦良玉倒是不错,可惜西南还要用到她的白杆兵,我特么去哪儿找兵?…..

  山西糜烂至此,其余地方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这还没有触及到东林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