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夜论兵事_南明鼎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 夜论兵事

第(3/3)页

你打造兵器,铸造火炮,而没有用你,主要是时机不成熟,等红衣大炮铸成之后,军中最熟悉火炮的当你莫属啊。”

  樊明善内心一喜,当即跪下表示感谢。

  将其扶起,指了指案几上书本道:“兄长秉烛夜读,不知道看的什么书?我走近之后居然没有发现。”

  樊明善递过书本,杨麟一看居然是《武备志》,上面记录着大明各种奇异武器。

  指着书本,笑了笑道:“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做任何事情也是如此。

  要打造兵器,当知道当代名家兵器打造水平,然后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所学,铸造出新的兵器啊。

  我知道大家不愿打造兵器,认为打造兵器管匠人是低贱的工作,但不知道我们前人很多非常有用的东西没有传下来。

  就像自生鸟铳,毕懋康早就提出来,制造也不难,但很多人就是不愿意用。

  还有这铳刺,几十年前都有人提出来,都有在使用,但一直没有流传开来。”

  樊明善笑道:“大人教训得是,大人天纵神武,见解不凡,远非我辈所可比拟。

  末将正在研究这炮弹。”

  将炮弹递过去,樊明善笑道:“大人,这颗是完全实心的,另外一颗,则不一样,就像震天雷一样,落地的时候,会再次爆炸。”

  杨麟大惊,这不是开花弹吗?寻寻觅觅,想不到在明朝居然有开花弹,拿过书本对照实物一看,暗自摇头,这大概是最原始的吧。

  听樊明善介绍,发射非常繁琐

  老式开花弹,根本没有这么先进的引信,用来引爆的引信是通常为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点燃火门上引信发射。

  发射之时,先将火药装入药室,间以木,加土寸许,然后将炮弹放入前膛,弹外用火药填实,再隔一层湿土,最后用腊封炮口。

  发射时,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

  史书记载,很多将领在发射这种老式开花弹时发生炸膛,将士们不太喜欢,除了书本有记载,或者少量实物,真正知道的不多。

  听樊明善介绍,杨麟慢慢想明白其中原理,良久摇头道:“兄长,你也看到,散弹虽然吓人,但打得近没有准星,但老实说杀伤力非常弱。

  这实心弹虽然可以破坏地基,打在人身上脑浆裂开,身体残疾,但就像扔石头一样,真正效果颇为有限。

  火炮未来前途当然是这开花弹,当然我们这开花弹还非常老式。

  但我们只要不断改进,只要能控制其在炮膛内点燃引线,控制飞行过程中点燃火信,在未来这开花弹必然大方异彩啊。”

  樊明善连连点头道:“大人教训得是,现在我们通过铁模铸造,铁芯铜体火炮,铸造过程中多次冷却,铸造火炮表面光滑如新,而且非常不容易炸膛。

  未来我们一定要多用开花弹。”

  想了想,杨麟笑道:“现在铁模铸造的铁芯铜体火炮,由于铸造过程中多次采用水冷却,火炮非常不容易炸膛,前段时间大家拉出一门试验,连续发射50发,整个炮管都打红了,也没有炸膛。

  现在使用实心弹,散弹当然如此,未来使用开花弹,可能情况稍稍不同。

  你们可以召集将士们,如何避免炸膛,只要方法得到,大家信服,能够避免炸膛,能够减少炸膛的伤亡,我们都可以重赏。

  还有,这引信问题,这炮弹发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专心研究。

  告诉弟兄们,大家那个只要肯研究,我可以给钱大家研究,研究出成果后,我给他记功。”

  樊明善一听,连连搓手道:“大人,你对兄弟们太好了。

  过去当兵吃粮根本让人瞧不起,现在地方上都踊跃参军,不但当兵吃粮粮饷充足,而且只要战场立功,父母在村里也抬得起头。

  大人这是为兵丁着想,大家都感激都来不及,怎么还要大人记功。”

  杨麟拍了拍樊明善的肩膀表示鼓励,然后再次谈到红衣大炮.

  如此沟通一个时辰,然后才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还是感到不踏实,爬上望楼车观察半柱香功夫,才和衣睡下。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