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拉拢_南明鼎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拉拢

第(3/3)页

要超过1钱银子的,都要交上3-5厘商赋,一年下来,每个县不下万两之数。

  杨麟在地方上乱抓人,只要稍稍不合意,就说对方是流氓无赖,就说对方是地痞流氓,强行抓去劳动改造,被抓的每个县达百人之数。

  杨麟大手大脚花钱,根本没有节制。

  义勇军现在扩军到五千,除了俘虏或者排除异己整编其他各路兵马外,剩余的多是招募而来。

  每人安家费10两银子,一个普通兵丁最初月俸1两2钱银子,三个月转正考核合格之后是1两5钱银子,这没有什么。

  但他搞出什么技能津贴,规定几项技能,只要达标每月奖励几分银子,听说那些听他的一个月能够领上数钱银子。

  但杨麟在这基础上还增加什么下士、中士、上士的等级。

  下士月俸2两,中士2两5钱,上士3两银子,边兵最高也3两纹银啊,如此高的俸禄实在太匪夷所思了啊。

  除此之外,军中官员俸禄也普遍非常搞。

  小队长,也就是军中小旗,月俸2两到3两银子

  中队长,也就是总旗,月俸4到5两;

  大队长也就是军中百总,月俸6到7两;

  营长,也就是军中把总月俸8到12两;

  每个兵丁,都要人担保,每年家里可减少一人丁赋,补助5斗粮食。

  你看看,这些可比其他募兵高了很多,这些都不说,毕竟这些钱财大多数进了士兵手里。

  除了这些,每个营每月还有50两白银的办公费,由营长与帮办自由支配,每月由帮办整理向内部通报,杨麟每季度查账一次。

  大人,现在连乱战乱,各部军饷短缺,你看看杨麟这个人,将民脂民膏用来干什么啊?”

  钱邦芑想了想,摇头道:“带兵之道,老夫是外行,不过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杨麟如此做,我们也很难怪罪他啊。”

  史谨宸点了点头,说道:“大人,话虽如此,但杨麟毕竟年轻,我们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依老夫观察,这个杨麟毕竟也是读书人,为人还算忠义,但就是刚愎自负,若我们不好好规劝,将来定然为祸甚深啊。

  现在是仗,按理说重赏将士没什么,但除了重赏军队之外,杨麟更是对衙门衙役颇为优厚。

  衙役正俸是6两6钱银子一年,这个朝廷早有规定,现在杨麟美其名曰考成法,规范衙门收费,将这些收费所得全部奖赏给衙役。

  这还是明面上的,收入最高的捕快,每年能拿到四十余两纹银,收入最低的牢狱衙役,每年收获也超过二十余两。

  还有,各房书办,各乡乡长,每年都有四五十两纹银,这明显违背大明祖制啊。

  还有,知县朝廷规制每年俸禄为108担粮食,杨麟除了给这样多粮食之外,每人每年还有100两纹银的办公费,还有100两纹银的考成费用,简单一改变,知县每年开销足足增加了三倍多,每年能够拿两百五十两银子啊。

  知县如此,县丞、主薄什么的也是如此啊,县丞、主薄每年办公费有50两纹银,考成费有50余两,如此下来,也增加了两倍多啊。

  大人,杨麟年轻气盛,老夫劝诫他又不听,动不动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大人,要知道这是违背祖制啊。”

  一句违背祖制,钱邦芑脸色非常难看,长叹一声,表示自己将来要找杨麟好好谈谈这事。

  看到终于有结果,史谨宸起身告辞,望着远去的背影,钱邦芑长叹道:“老夫观杨麟这个人不是什么坏人,但年少气盛啊,年少轻狂,根本不知道其中厉害关系啊。

  自大明建立以来,官员俸禄早有定例,杨麟胆大妄为居然改变祖制,这,这实在匪夷所思了啊。”

  范文光站起来,来回渡了几步,停下来说道:“钱御史啊,这义勇军,这顺庆府与其他地方不同,与我大明其他统治区域完全隔绝。

  这义勇军乃杨麟一手建立的,毫无疑问只听杨麟一个人号令的。

  这顺庆府为义勇军所光复的,大小官员都是杨麟一人任命的。

  这次我们奉四省总督王应熊王大人之命来到义勇军,就是让杨麟率领所部顺流而下攻打重庆府,就是督促杨麟率领义勇军攻打大西军。

  杨麟大手大脚的花钱,这些事情慢慢给他讲,免得双方一言不合关系搞僵了。”

  钱邦芑点了点头,长叹道:“唉,为今之计,只有如此吧。”

  而此时杨麟正躺在躺椅上,琢磨着钱邦芑、范文光的表现,琢磨将来可能的变故。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