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树欲静风不止_奋斗在苏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17 树欲静风不止

第(2/3)页

无故的死在监狱里。

      从伊萨科夫这封公开信开始,联盟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要求为“列宁格勒案件”中受牵累人员平反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越来越大,正在形成一定的声势。

      没错,出身波罗的海舰队的伊萨科夫,本身就是列宁格勒派的一员。列宁格勒始终都是联盟海军的诞生地,现今联盟海军系统内的大部分高层指挥员,基本上都是从列宁格勒舰队中走出来的,只是其中有些人身上的列宁格勒印记深一些,有些人的列宁格勒印记浅一些罢了。

      而以伊萨科夫为代表的列宁格勒派成员,之所以推动对“列宁格勒案件”的反思,一方面是为了重新替整个列宁格勒派正名,从而壮大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自然也是针对着马林科夫去的,他们希望记住翻“列宁格勒案件”的旧账,打击马林科夫的个人威信。

      当然,如果仅仅是列宁格勒派中的某些人在闹腾的话,这件事还不一定能搞的多大,毕竟在经过了当初“列宁格勒案件”的打击之后,整个列宁格勒派的元气始终未能恢复过来,至少与日丹诺夫同志在世时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但是,现在推动为“列宁格勒案件”平反的政治势力中,可不仅仅是一个列宁格勒派,还包括了另一股支持维克托的政治势力,即那些以俄罗斯族出身为主,倾向于大俄罗斯主义的官僚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股政治力量是推动维克托登上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宝座的核心势力。

      按照维克托的构想,他才刚刚获得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职务,因此,考虑到其自身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威望仍有欠缺,仅仅依靠个人力量,难以平衡各方政治派别,所以,他需要几年的时间来韬光养晦,累计个人威望。在这几年中,他在政治上的最佳选择,就是继续保持与马林科夫的合作关系,支持其在联盟的最高领导人地位,并在几年的某一个合适时机,再谋求取代马林科夫的地位。

      但那些在背后支持者维克托的政治力量显然不是这么考虑的,他们不希望维克托的脚步停下来,而是希望能够推着他继续向前走,与马林科夫和睦相处的构想,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之所以如此,也是有着若干方面原因的,比如说,马林科夫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主张,并不符合大俄罗斯主义者们的要求,就拿经济重心这一点来讲,马林科夫始终认为联盟应该将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乌拉尔山以西地区,认为联盟应该强调自身的欧洲属性。而大俄罗斯主义者们则认为,联盟应该将自身视为一个亚洲太平洋国家,也就是将自身视为一个亚太国家,因此,联盟应该调整经济建设的重心,增加对东部地区的建设和投入。

      很明显,如何对联盟进行定位的问题,是一个攸关国策的基本问题,那些大俄罗斯主义者们在这一点上既然没办法与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