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路途_鉴宝人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五章 路途

第(3/3)页

徐有海说的那样,变得愈发难走了,因为接下来就连土路都没有,车子的路都是被运原石的大卡车压出来的路基,这种道路的崎岖程度可想而知,到最后别说益宏国了,连赵齐瑞都颠的有些反胃。

  “徐……叔,这路……这么难走,以……前没车子的时候,采……了矿怎么运……出来的?”楚琛的一句话,被颠的分了几次才完整的说出来。

  徐有海回道:“还……能怎么办,当……然是用大象,或者……干脆就是用人力背出来了……”

  据徐有海的说法,以前还不像是现在,比较危险的野生动物特别多,一个不小心糟了兽灾,很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且因为缅甸的地理位置,每到傍晚清晨的时候,都会产生毒瘴,一但误吸,很可能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虽然有着如此危险,但老百姓为了生存,除了自己小心一点之外,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想想都觉得悲哀。……

  好在一路上除了路难走了一点,到也没发生什么意外,等到下午将近四点的时候,车子总算来进入了缅甸翡翠的主矿区,帕敢地区。到了这里,楚琛从车窗往外看,就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开采翡翠的现代化设备了。

  前文说过,缅甸翡翠开采应该可以追溯到14、15世纪。但毕竟没有相关的权威文献记载,使得缅甸翡翠开采始于何时一直无确切的考证。

  其中,英国的伯琅氏认为,翡翠是13世纪中由我国滇南的驮夫发现,随后经过打磨才发现了可以媲美软玉的翡翠。

  不过,腾充华侨先辈尹子章、尹子鉴先生合著的《爱草台编》中则记载:“缅甸玉石于1443年为当地土人从被冲刷河床中发现,后来华侨也发现几处玉矿,遂取之,拿到三亚拱(现密近那)与腾越边民交易。”

  但实际从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来看,翡翠的开采可能比现在推测的还要早的多,汉代就有零星开采。

  其实,早在1885年英伦侵占缅甸之前,盛产翡翠的范围还是“滇省藩篱”封赠的土司地,属我国版图,故有史书《滇黔记游》记载:“腾越出碧玉”。那时开采玉石属民间活动,并被要求将美玉作为贡品献给中央王朝。

  可惜清朝实在太过无用,使得原本华夏的大好河山,反被划给了别人,每每想到这里的时候,楚琛都不禁心生愤怒,不过现在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他除了心里咒骂几句,还能有什么办法?

  因为道路不好,再加上路上经常堵车,直到傍晚将近六点的时候,车子才到了帕敢城区。他们是早上八点多出发的,加上途中休息的时间,算下来,居然花了将近十个小时的时间。

  要知道,从密近那到帕敢的那条道路,不过才一百五十多公里而已,这么点距离,却花了将近十个小时的时间,楚琛想想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