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张火泥的传人(续)_鉴宝人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 张火泥的传人(续)

第(3/3)页

被老前辈们不喜要好的多。

  那位藏家把粉彩九桃天球瓶拿到桌上之后,楚琛就开始认真的鉴赏起来。

  天球瓶是一种宫廷大型陈设用瓷,它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始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状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两朝时值盛世,仿古风盛行,而弘历又极爱珍瓷雅器,因此,天球瓶又开始盛行起来。

  眼前这天球瓶,胎体洁白,釉质粉润如雪,胎釉浑然一体,修胎极为规整。用粉、绿、白、褐等色,以无骨画法在瓶体上绘出浓淡相间、层次清晰而富立体感的桃树、月季各一株。桃干茁壮,枝头结蟠桃9个,果实饱满,枝叶茂盛。树旁衬月季,轻盈俏丽。瓶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而且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论是高达一米多的大型陈设瓷,还是小至几厘米的扳指、鼻烟壶,造型都非常规整,很少出现夹扁或歪塌现象。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镂雕瓷为乾隆时期新创,各式镂雕瓶包括转颈瓶、转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转足碗等,千姿百态,其他时代是无法比拟的。

  要说此只天球瓶乍一看上去,给楚琛的感觉就非常不错,胎质非常的细润,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而且器物口部及底部也都施松石绿釉。

  这种施松石绿釉的特点,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松石绿釉非常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

  除此之外,这只天球瓶的粉彩使用的很到位,准确地表现出了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