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打造_极品小农民叶庆泉宋嘉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2章打造

第(3/3)页

意识,只知道种植生产,但是却不知道市场才是第一位的,怎样迎合市场口味,捕捉市场潮流,不仅仅是我们的企业,包括我们搞经济工作的干部,一样要弄明白这个真理。”

“叶县长,咱们陵台工业太过薄弱,基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企业来,好在现在引进了大华和三叶两家肉类加工厂,都称得是咱们县里的支柱产业了,陈氏集团这个果汁加工厂,现在还看不出来,如果这几家企业能够全面投产,或许能够改善一下我们工业经济状况,最重要的是,能够给我们偏处一隅的陵台人带来一些市场经济意识,让我们陵台人明白以市场为导向的重要性。”

我其实一直在琢磨着怎样打造陵台的工业经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陵台山多地少,发展粮食生产没有优势,山地畜牧业却大有前途,南边的林果业也很有潜力和优势,但是畜牧业也好,林果业也好,仅仅是最初级的生产,要是想壮大县级的财政,培植税源,只能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章。

我也曾仔细的分析过陵台的产业优劣势,原来陵台县的第一产业落后,第二产业薄弱,第三产业近乎于无,这也并不怪,在原来淮鞍地区七县一市,除了淮鞍市稍稍有一些工业基础之外,其他七个县情况都差不多,除了一些粮油加工和农机修配,以及建筑方面的小工业,在第二产业这块版图,几乎找不出一个像样的亮点。

只不过陵台在这一点尤甚,至少像土城、奎阳和曹集这些县,在农业基础还是相当厚实的,而陵台却是在粮食生产也由于山多地少,因而先天不足。

第一、第二产业的跛脚,让第三产业根本不用提及,失去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支撑,第三产业本来是无本之木,无从谈起。

我从来到陵台第一天起,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怎么样为陵台设计一个符合陵台县情的经济体系,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陵台打造成为整个淮鞍的骄傲,甚至要在江州也成为一个骄人的亮点。

这是我来淮鞍这边的目的,如果不是想要见证一下一个地方在自己手下的兴盛繁荣,见证一个地方的发展变化历程因为自己而改变,我自信完全可以在商场取得超乎寻常的成。

相较于能挣多少钱,我更喜欢一个地方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而改变,变得更加美好。

陵台工业几乎是要从无到有的建立,要想最快速度的实现突破,那只有因地制宜,发展十万亩山地牧草基地,是迈出的最坚实一步,随之而来,还将在新坪区和徐崮区以及浦渡区,进一步发展山地畜牧业。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