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重用?_极品小农民叶庆泉宋嘉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6章重用?

第(2/3)页

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我们淮鞍实际情况来制定我们的发展方略。”

“具体一点。”黄凌点了点着头道。

“这……”

我愣怔了一下,吞了一口唾沫,今天是怎么一回事儿,黄凌怎么会刨根问底起起来了?我脑子里却是飞快的旋转着。

“具体来说、就是以开发区为龙头,依托西江这个经济基础较好的载体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具体措施一方面可以考虑围绕电力设备和材料行业做文章,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承接沿海地区转移产能,而曹集和陵台则可以根据两县实际情况,重点打造制药和肉制品加工、制革产业。

至于其他工业经济相对薄弱的县份,我个人看法不宜大规模的全面开花,而是要认真研究县情,找出适合本地发展的一两类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不能贪大求全,那只会适得其反。”

“嗯!就像你当初在陵台的那样?”黄凌若有所思的含笑反问道。

“呃……差不多吧。”我挠了挠脑袋道。

“听说你当初在陵台的时候,甚至还刻意控制制革产业的发展?这是什么原因?”黄凌步步追问道。

我又是一愣怔,黄凌连这个都知道了?看来这位市委书记还是花了点心思在自己身上啊。

“嗯!有这么一回事儿,制革工业是个高污染行业,陵台本来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山地畜牧业发展起来,必然会带动食品工业发展,每年几十万头牛羊的出栏率对于制革行业是一个不小的诱.惑,陵台发展制革行业也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制革业带来的不仅仅是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且也会有不少负效应,污染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我斟酌着言辞,缓缓地道。

“制革业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难题,目前只能说做到初步治污,即便是这样先前陵台在投入巨资建设污水处理厂时,争议也很大,但是按照我的设想建设起来的污水处理厂,也只能满足现在陵台制革工业三到五年的需要。

而随着陵台畜牧业发展,制革工业也不断膨胀,治污又面临巨大压力,所以我才会从一开始就抬高门槛,要求进入陵台制革工业园的企业必须要上规模上档次,而且限制初级产品和半成品生产企业进入,主要引进深加工和制成品企业进入,这样既可以提升企业层次增加科技含量,同时促进制革产业发展成为完整产业链,为构筑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

黄凌点了点头、不再言语,自顾自的往前走,我看了一眼陪着易春秀和汤彦琳从工厂另一面走过来的李泽海一行,有些吃不准黄凌的想法,不过既然黄凌问及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