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血流成河_我的姐夫是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六章:血流成河

第(2/3)页

迈,身子不好,不过自威国公打击白莲教以来,他也尽心做了不少事,带着县里的差役,阻止过几次征粮引发的乱子。”

  朱棣有些惊奇,又道:“那么当涂县的主簿又是何人?”

  高祥不加思索的就又道:“姓陈名舟,陈舟这个人,办事很谨慎,负责的就是钱粮的事,三县之中,当涂县的账目是最清楚的。所以贱民当初,都让各县的主簿,向这位陈主簿学一学。不过这一次,他也被罢官了。”

  朱棣倒吸一口气,越听越觉得匪夷所思。

  “你办事如此得力……”朱棣看了高祥一言,眼中有着掩盖不住的欣赏,他随即沉吟着,口里道:“这府中上下的事,尽都了如指掌,为何当初……不曾有人举荐你?”

  这是一个人才啊!至少这样的人,按理来说,不该只是屈居于一个府里的同知。

  “贱民并非是什么贤才,从前和绝大多数同知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高祥脸上没有一丝得意之色,反是平静地道:“至于陛下所询问的这些事,都是自威国公上任之后,为了打击白莲教,下官不得不去了解和走访的事,整个太平府,与其他的府不同,必须要有效的解决军令所引发的问题,这府中上上下下的人,其实多数和贱民一样,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家伙倒是实话实说了。

  朱棣忍不住瞥了张安世一眼。

  而后,朱棣道:“知道你为何会在京察中评为劣等吗?”

  “贱民不知。”高祥不是纯老实人,这种问题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是不能答的。

  朱棣则是冷冷一笑,他此时反而没有大怒,而后却是看向吏部诸官,冷声道:“你们呢,你们为何将他评为劣等?”

  蹇义等人,一个个只实实在在地跪着,默不作声。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讽刺,转而道:“京察之事,是谁主持?”

  短暂的沉默之后。

  功考清吏司郎中刘荣,战战兢兢地叩首道:“是……是臣。”

  朱棣死死地盯着他:“你认识高祥?”

  刘荣颤着声音道:“不……不认识。”

  朱棣立即就问:“不认识,为何他为劣等?”

  “他……他们……受到了检举……”刘荣道:“许多百姓,怨声载道,说他们在太平府作威作福,盘剥百姓……”

  朱棣道:“何人检举?”

  “乃……乃当涂县百姓杨丹以及芜湖县百姓邓聪人等……”

  朱棣此时倒是回过头来,看着高祥道:“他们是什么人?”

  高祥如实道:“乃本地富户,那邓聪还是至正年间的秀才,他有一子,也已中举,此番从他家里清丈出来的隐田,多达三千五百余亩。至于杨丹,此人隐田也在千亩以上。”

  朱棣点头,神色还算平静。

  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他突而对陈礼道:“派人……围了这了两家,此二户诬告,诬告者反坐,杨丹与邓聪,立杀。抄没他们的田产,家中其余人,流放新洲。”

  陈礼道:“遵旨。”

  随即挎刀而出。

  那刘荣听罢,似触电一般,整个人似是吓得魂不附体。

  检举的几个民户,都是这样的下场,那么……像他这些人……只怕……

  他惊得浑身颤抖,想也不想的就立即对着朱棣叩首,磕头如捣蒜,口里满是悲切:“陛下……陛下……”

  朱棣却是冷静地继续问道:“接到了检举之后,进行了核实吗?”

  “核……核实过……不,没有核实……有……有核实……”他说话开始变得语无伦次。

  因为他悲哀的发现,好像他无论说什么,都是错的。

  核实过,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没有核实?没有核实你就敢这样不分是非?

  朱棣似是在努力地隐忍着怒火,厉声道:“到底核实过没有?”

  “陛下,他们的官声极坏,影响十分恶劣,臣……臣当时……也是听说这些事,便……便……”

  “官声极坏?”朱棣道:“又是何人,说他们官声极坏?”

  “是……是……”

  朱棣道:“你不说,就是包庇!”

  “当时臣在吏部部堂,听主事梁尚师、吴开生二人说起此事……”

  朱棣道:“这二人……拿下。”

  “喏。”

  朱棣继续道:“只这二人吗?还有呢?就凭这二人一面之词?“

  ”还有都察院以及大理寺诸官,他们协助这件事……对于太平府上下官吏,也是颇有微词。”

  “颇有微词?”朱棣冷漠地挑挑眉道:“有什么微词?”

  “他们说……如此残民害民,百姓们活不下去了,这是要逼民为盗,是……”

  朱棣不耐烦地道:“协办京察的都察院、大理寺官,立即拿办,枭首示众。”

  又有人领旨而去。

  下达了这份旨意后,他的火气似乎消下了一点点,却凝视着刘荣,步步紧逼地道:“只是这些人吗?就因为这些人,你就不问是非黑白?”

  刘荣小心翼翼地抬头,而后诚惶诚恐地侧目看了身边跪地的蹇义一眼。

  他嘴唇嚅嗫和哆嗦着,内心的恐惧已经不断的胀大,泪如雨下道:“没……没有其他人了,是臣一时不察。”

  “好一个一时不察。”朱棣道:“就因为你所谓的一时不察,便要我大明的能吏,流放琼州,世代为吏。自然,也免不了你的一时不察,便可教那些贪赃枉法之徒,评判为优等,获得升迁。这就是你的一时不察吗?”

  “万死,万死……”刘荣已将脑袋磕破了,他瞳孔不断地收缩,期期艾艾道:“臣……臣……臣有万死之罪,请陛下罢黜臣下。”

  朱棣背着手,冷面道:“罢黜?你为何有这样的念头?”

  刘荣抖动着,昂首,祈求地看着朱棣。

  朱棣道:“朕若是只罢黜你,其他人会怎样想呢?他们会想,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犯了错,大不了就罢官而已。何况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