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大大功臣_我的姐夫是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大大功臣

第(2/3)页

,在陛下盛怒之下,还敢触犯陛下逆鳞,竭力保下蹇义。

  那么对朱棣而言呢?

  对朱棣来说,杨荣这番话,可谓是公允,他将整件事剥开来,把所有的利弊和他的疑问也都提出来,并且治理天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新的政策,到底有没有隐患,还需观察,而且……又想出蹇义来治宁国府的方法,绝对算是一碗水端平,至少……这对朝廷社稷而言,不是坏事。

  朱棣自然觉得杨荣此人,很稳妥,是个稳重且处处为社稷着想的人。

  张安世先有佩服,而后又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吊毛……还真是左右逢源,这就是传说中的‘三杨’的本事吗?”

  朱棣依旧还冷着脸,不过看杨荣的脸色,却并非是杀气腾腾了。

  此时,他目光一转,看向张安世道:“张卿家怎么看?”

  张安世道:“陛下,臣以为……亦无不可。”

  张安世不反对,太平府到了现在,要的就是找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机会。

  这种前所未有的国家大策,也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共识的,现在太平府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去证明自己。

  朱棣颔首,看向蹇义,忍不住又冷起了脸来,道:”蹇义,你以为如何?”

  蹇义道:“敢不从命。”

  朱棣道:“那好,就罢黜蹇义的吏部尚书……”

  “陛下。”杨荣这时道:“若是罢黜蹇公,而是以知府的身份,未免不公。毕竟威国公乃国公之身,加锦衣卫指挥使同知。”

  朱棣挑了挑眉道:“吏部尚书……任知府?”

  杨荣道:“既是太平府开了先河,那么……再开此先河,又有何不可?”

  朱棣听到这里,却是扫视了众人一眼,随即就道:“看来,若不如此,是堵不住你们的口了。既如此,蹇义兼宁国府知府,以吏部尚书的身份,至宁国府治地宣城署理府务,至于吏部……就暂不劳他费心。”

  蹇义老泪纵横,他虽做好了死的准备,但没想到,自己还有一次机会。

  若是能活着,谁又真的愿意死呢?

  而对他而言,区区一个宁国府,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无论如何,眼下也是劫后余生,甚至……给了他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叩首道:“臣多谢陛下。”

  朱棣随即轻描淡写地道:“可蹇义犯下大错,也不可轻饶,来人,拿下他的家人……至诏狱……该什么罪,还是什么罪。蹇义……你若是治宁国府有成,倒还罢了。可若是一事无成……朕念你乃是老臣,当初侍奉太祖高皇帝,也有功劳,朕就饶你一命,可你的家人……”

  后头的话,朱棣没有继续说下去。

  蹇义已是面若死灰。

  朱棣继而道:“所有涉及此的官吏,除了凌迟的郎中刘荣,其余人,也可至宁国府……他们不是都很有本事吗?那就让朕见识见识他们的本事吧,不过……依蹇义例,海捕他们的家人,一并拘押诏狱戴罪。”

  “吾皇万岁。”

  朱棣大手一挥:“杨卿谋国之言,乃朕肱骨,朕听闻杨卿年幼时家道中落,在京城居住不易,赐宅邸一座,赐银三千两,以供修葺宅邸。”

  杨荣道:“臣谢陛下。”

  胡广:“……”

  此时的胡广,终于知道了自己和杨荣之间的差距了,心头也不禁想起了当初杨荣对他的评价。

  有时候,朝廷确实需要一个老实人……而他就是那么个老实人,还是不要玩花样,因为没那个脑子。

  他心里唏嘘一番,隐隐对杨荣颇有几分妒忌。

  朱棣随即,当着众人的面,走到了高祥的面前,脸上的冷意似是一下子消退,和颜悦色地道:“高卿家,吏部要害你,朕的处置可还满意?若是不满意,大可以直言,只是眼下,朕治理天下,非要有高卿家人等这样的人不可,高卿家就不要再自称贱民了,也不要推辞,今日起,你任太平府少尹,还有府中其他人,也一并留任!”

  “张安世这个小子,毕竟年纪还小,他行事聪明有余,却无耐心,总爱投机取巧,你们都是细致的人,朕今日便将张安世托付给你们,希望你们好好协助他,为他拾漏补遗,这样朕才可安心。”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高祥禁不住眼睛都红了,脸上隐忍着激动。

  这可真是祖坟冒了青烟,若是他的祖宗知道,自己的儿孙,能被皇帝如此以礼相待,不,是以国士相待,只怕棺材板都要按不住。

  高祥毫不犹豫地拜下,真挚地道:“陛下与威国公以臣为知己,臣自当尽心竭力,效犬马之劳。”

  其余人纷纷拜下,高呼万岁。

  朱棣终于松下一口气,却忍不住感慨道:“国家养士,就该如此,而不像天杀的某些人。”

  某些人:“……”

  朱棣懒得再看其他人,只冷声道:“今日之事,就如此吧。”

  天色已晚,朱棣便也不再逗留,直接摆驾回宫。

  可今日发生的事,却足以震惊天下。

  太平府上下,全部官升两级。

  吏部尚书蹇义,任宁国知府。

  与此同时,緹骑取驾贴至蹇家,直接索拿蹇义家人至诏狱拘押。

  一时之间,京城之内,哀鸿遍野,波及的大臣,有七十之多,诏狱也在一时之间,人满为患。

  张安世召来了陈礼。

  陈礼到了张安世的跟前,却是率先抱怨道:“这一家家的人,携家带口,将咱们诏狱当做是育婴堂了,这诏狱若是不扩建,怎么得了?”

  张安世问道:“有七十多户?”

  陈礼一脸郁闷地道:“是,上上下下,两千九百多口人呢,上至七八十岁的,下头还有婴孩,且还不说还有不少妇人,公爷能容卑下骂两句吧。”

  张安世很是宽容地道:“你骂吧。”

  得了张安世的准话,陈礼把心头憋着话吐了出来:“入他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