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获鹿_绍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获鹿

第(2/3)页

此番官家让脱里回去后,脱里上蹿下跳,多有狐假虎威之态,拉拢了好多其父直属部众,似乎稍有不妥。”

  “便是如此,混人也留不得。”赵玖忽然出言,显得莫名其妙。

  “官家说的是……”仁保忠也丝毫不停,赶紧附和。

  “契丹呢?”

  “契丹更是妥当……虽然彼辈曾放任忽儿札胡思汗劫掠大同,有试探之心,但耶律余睹本就是一个惊弓之鸟,情知将来阴山与他的长久还是在大宋,有此作为反而合情合理。”仁保忠继续言道。“这件事是梅学士负责的,他在大同不过两三日,竟与一群契丹人宴了七场,做了八九首诗词……”

  “这倒无所谓了。”赵玖嗤笑一声,确认契丹人没问题后就赶紧打断了对方。“本就是让他去做这个的。”

  “是。”仁保忠愈发小心。

  而中军大帐也在此时第三次陷入沉默……因为仁保忠的汇报理论上已经完成了。

  “仁卿身体还好吗?”稍作片刻后,赵玖看着对方若有所思。

  “臣虽年长,犹能披甲驰马。”仁保忠一惊,再度站起。

  “不用你来披甲驰马。”赵玖终于哂笑以对,却没有让对方再坐下的意思。“朕是想说,你在朕身侧也有数年,参赞军务与边地政略,多有功绩。而此战若能成,那不管北面边境推到什么地方,总要有一个沿着边地设置的新路……朕不是说燕山路,乃是说要以大同为核心,统揽周边州郡,参与阴山事务、蒙古事务,大概相当于辽国之前的……”

  “西京道。”仁保忠终于没忍住提醒。

  此时此刻,之前的什么思虑、什么胆怯、什么惊惶,全都没了。

  “是,西京道。”

  赵玖若有所思。“仁卿跟着朕许多年了,知道朕不是那种喜欢许空话的人,大同路也好、西京道也罢,朕觉得,卿家才是最适合做这个新路首任经略使的……因为你是近臣出身,肯定能了解朕的心意,不会办错事。”

  “臣……”仁保忠脑中几乎一片空白。

  “而且,这个路中大部分领地一开始多是不能实据的,部族也太多太混乱,该拉拢拉拢,该融合融合,该压制压制,你也算是经验丰富。”赵玖没有在意对方的反应,而是自顾自继续分析道。“何况仁卿还是党项族,乃是早几十年便闻名天下的党项豪杰,虽说朝廷反对族裔分划,但有些事情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咱们君臣不必遮掩,你作为党项人标杆,也该有个实权使臣的经历,好让党项人归心。朕甚至想过,若你能漂漂亮亮把大同路的事情处置好了,再回来补一任尚书都是可行的……但卿家的年纪着实让朕有些担心。”

  “官家。”仁保忠好不容易等到对方话语告一段落,却是直接在帐中俯首跪地,一时涕泣。“臣能为官家分忧,便是粉身碎骨也浑然不怕,区区年迈何足挂齿?为了官家,臣还能再干十年!”

  赵玖点了点头:“仁卿愿意便可……且歇一歇,等朕和吕相公商议了,便给你正式旨意,你就直接回大同。”

  仁保忠怔了一下,然后心中陡然醒悟——他终于知道为何吴玠要将自己这个老头子遣回来报信了!这可是一个天大的人情!

  然而,虽然醒悟,仁保忠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愈发严肃:“官家既选了臣为大同路经略使,臣必然竭尽全力,报效官家信重。”

  “时势如此,此时正需要一个这么与内地使臣不同的经略使,偏偏仁卿就在跟前。”赵玖幽幽叹气。“所以,也可以说是时代和国家选择了仁卿,还请仁卿同样不要负了时代与国家。”

  仁保忠只是叩首,已经不知道赵官家在说什么了。

  就这样,在匆匆确定了大同方向的布置后,宋军最后一丝顾忌也消失不见,接下来数日,以统制部为单位,一部又一部的主力御营部队开始大规模向东挺进。

  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正月十六那一日最先进发的董先、张玘二部。

  而当日下午,就有牛皋、翟进、翟冲、邵云四个统制官累计万余人,兵分两路,一南一北,夹杀熊岭进发向东,以为后援。

  正月十七上午,董先、张玘二将便抵达几乎算是太原府最东面的寿阳县东部,来到了著名的绵蔓水,并与小股金军发生交手。

  所谓绵蔓水,乃是滹沱河支流,也正是那条穿越井陉,经历了背水一战的著名河流。

  同时,御营左军都统、延安郡王韩世忠亲自带领以御营左军为主、解元为首的七名统制官,近两万五千御营战兵,外加一万余民夫、辅兵走杀熊岭北侧道路进发。

  待到这日下午时分,也就是仁保忠匆匆折返回太原的同时,以牛皋为首的四名尾随其后的统制官也分南北,分别抵达了太原府最东面的盂县与寿阳县。

  正月十八,仁保忠一早便带上任命北返。

  上午时分,赵官家则亲自引龙纛,在杨沂中、刘晏两位班直的护卫下离开了太原城……随行的,包括御营总都统王彦、御营骑军副都统李世辅,以及自后方抵达汇合没多久的御营后军副都统吴璘。三人往下,又有十五名统制官,所率诸部,乃是此次北伐中几乎没有任何减员、堪称生力军的三万御营后军与一万五千御营骑军中的党项轻骑。

  如此之众,加上本就有四千的御前班直,本身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六万党项辅兵,再加上诸如日本武士、泼喜军、以备咨询这些杂七杂八的人,总计十一万众必然是有的。

  当然,如此之众,日行军不过三十里,却是沿着杀熊岭南侧大路,经榆次缓缓向东。

  而这次出兵之盛大,基本上盖过了其他所有讯息……无论是作为先锋的董先、张玘二将配合默契,成功攻克绵蔓水畔本就没有多少驻军的平定军首府平定城,逼近了狭义上的井陉道口;还是郦琼部一万众自上党盆地转入辽州(后世左权县一带);又或者是大同府方向王德率部折返过了雁门关,都无人在意。

  正月十九,风平浪静,诸军进发不停而已。

  正月二十,心急火燎的王德率先行自大同归来,引军两万进入太原盆地,而得知此消息后,随军相公吕颐浩也旋即启程,他只带领数千部队与两万马扩精选出的民夫,携带大量辎重,外加随军的大部文官向东进发。

  这日下午,正式进入井陉范畴的董、张二将忽然在百井寨遭遇金军主力,猝不及防的宋军一时难克,不得不后撤十里扎营。

  正月廿一,经过三日从容行军,赵官家所率主力抵达寿阳县境内,而吴玠率一万契丹阴山援军,一万五千西蒙古援军,外加剩下的一万御营后军,也越过忻州,进抵太原盆地。

  随即,李彦仙率剩余的陕洛部队,约一万众,外加王德的两万众,合计三万战兵一起启程,一日内便向前追上了吕颐浩。

  也就是同一日,牛皋、邵云、翟进、翟冲与董先、张玘二将在井陉内汇合,六名统制官轮番上阵,通宵达旦,却是一举攻克百井寨,夺取了井陉前段要害,并于后半夜遣使向身后的赵官家报捷。

  正月廿二,距离董、张二将出发已经足足七日,吴玠终于自太原整军向东,他在留下一万守军分布太原、西河后,率领以契丹、蒙古、党项、奚等轻骑援军为主的部队,向东启程。

  到此为止,宋军只是自太原出动向东的战兵,便高达十四万之众!

  且说,开战时宋军三十万御营一分为二,河北方向为御营前军、右军、水军、海军,约九万余战兵,那么河东方面汇集的御营主力不言自明,乃是足足二十一万战兵!算上此次阴山、西蒙古援军两万五千众,更是应该有二十三四万战兵才对。

  但是,数月战事,必然会有消耗与各自奇怪的减员,除此之外,宋军在占领了几乎整个河东地区后,也总免不了要在要害处留下守军,以防万一,并参与维护后勤……譬如太原、大同、雁门关、西河、隆德府,更是留下了成建制的守军。

  所以说,李彦仙看到吴玠出现在太原盆地,不等对方回合便直接率部东进,其实内里原因就是想让御营后军来承担太原盆地的防御工作,而让自己的剩余部队参与东进战事……而吴玠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不得不将郭浩率领的两万众尽数撒在了大同盆地与太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