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如果权威错了呢?_走进不科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四章 如果权威错了呢?

第(2/3)页

吗?

        103机的算力才一秒一万多,整个基地五千多名科研人员共用的手摇计算机才47台,不用算盘用什么?

        不是兔子们舍近求远,而是那个时代只有这种条件。

        等兔子们好不容易熬出了成果,结果到某些人嘴里就成忽悠人灌鸡汤了,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今网上有些人发现原子弹的存在抹不掉,就开始全力澹化那些前辈的辛劳,某抖音号连什么【兔子当时拥有世界上算力最强的计算机】这种言论都出来了。

        估计再过个几年。

        网上说不定就会出现当初兔子们是一边插着RTX  4080,一边餐餐大鱼大肉搞出来核武器的言论了——离谱的是这种说法还会有人觉得对你信不信?

        视线再回归现实。

        而除了算盘声之外。

        接着便是各种各样的讨论声了:

        “老侯,我这儿没算纸了,能借我点吗?”

        “诚哥,您帮忙看看我这个结果有没有问题呗?”

        “有要一起去厕所的伐?”

        “刘工,这个区间是不是太大了?我觉得到0.3324应该就够了。”

        这间屋子里大概有三十多号人,面积则与后世两间普通的高中教室差不多大。

        这其实是徐云第二次看到集体讨论的情况了——上一次是在诛仙剑小组计算乘波体,其实徐云心中一直有个问题挺费解的:

        在这种嘈杂的环境里,计算结果真的不会出错吗?

        至少徐云在计算题目的时候,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有些情况下他甚至还会戴3M的耳罩,尽管这玩意儿对于脑袋大的人很不友好.....

        不过目前看来。

        这种环境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前辈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大问题,有些人甚至很喜欢这样的嘈杂感。

        而在这喧闹的氛围中。

        有一个方位显得极其显眼:

        此时此刻。

        一张位于屋子右后方的桌子附近正围着一大群人,彼此激烈的讨论着什么。

        从其中一个个发量稀疏的脑门不难看出,这一定是一次强者之间的讨论。

        随后老郭将房门关上,带着徐云径直走向了这群人的所在。

        随着距离的拉近。

        一些此前听不清的交谈声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老华,你冷静一点,中子角通量密度不可能会这么低的,你一定是哪里计算错了。”

        “不是我在激动,是你们在针对我!我的答桉明明没有错!”

        “老华,大家都认识这么多年了,谁会针对你呢?咱们明明是在讨论数学问题,偶宇称球谐函数的数值是明明白白写在文件上的......”

        “是啊老华,你这人就是太敏感了,昨要让你儿子和我女儿结娃娃亲呢......”

        “别tmd扯这些,咱们就事论事——再提这事儿信不信老子回去就把我儿子给割了?”

        “????”

        总而言之。

        当徐云和老郭来到现场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便是这样一幕:

        大概十位左右研究人员聚集桌边,明显的分成了左右两个团体,陆光达则一脸无奈的被围在了圈内。

        见此情形。

        老郭便立马喊起了陆光达的名字:

        “光达!”

        陆光达原本正拧着眉毛看着面前的一份文件呢,闻言立马抬起了头。

        见到老郭和徐云后他先是微微一怔,旋即眼中便冒出了光,大喜道:

        “老郭,韩立同志!哎呀呀,你们可算来了!”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

        老郭跟在超市推购物车似的将徐云推到桌边,朝陆光达面前的稿纸努了努下巴:

        “光达,怎么了这是?”

        之前由于保密需要,陆光达只派人用简洁的内容通知了老郭理论组这边遇到了一些情况,大致和中子运输有关,但再多老郭就不了解了。

        陆光达闻言叹了口气,对老郭解释道:

        “老郭,还记得之前你带回来的那套外文期刊吗?”

        “里头有一份长友同志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中带出来的文件,文件除了一些重要参数,还描述了一个定态次的临界状态模型。”

        老郭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当然记得。”

        这件事他怎么可能忘的了呢?

        毕竟这份文件可是他的至交好友,用生命换来的绝密文件啊.....

        随后陆光达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们在翻译好这份文件后立刻进行了全组学习和讨论,在不久前也确实产出了很不错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成果把我们的研究效率硬生生的推了一大截,很多原先停滞的地方也开始出现了松动。”

        “只是在后续的中子通量密度计算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了一个情况......”

        说到这里。

        陆光达抬头看了老郭一眼,从桌上拿起了一份文件:

        “根据我们对模型的后续衍生计算,发现有些计算结果存在明显的异常。”

        老郭闻言眉头一皱,取过文件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他的鼻翼间忍不住发出了一道轻咦:

        “唔?”

        中子输运方程。

        这是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上辈子是原子弹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核爆过程中子与核碰撞的概率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无论是是应用还是计算上都是如此。

        原子弹最开始就是搞轰击,然后炸出中子。

        中子传播过程中遇到新的核,接着发射新的中子。

        这些中子会随机向不同方向运动,再次进行撞击,如此反复......

        这么一轮又一轮的过程,必须要在数学上精确到每一轮过程中中子的运动状态。

        用术语来描述就是这样的:

        初始在堆内某一位置具有某一能量及某一运动方向的中子,稍晚些时候,将运动到堆内的另一位置以另一能量和另一运动方向出现。

        这种运动轨迹用数学方程组表示,便是中子输运方程。

        但问题是....

        链式反应后产生的中子能量分布很广,需要求解多群的玻尔兹曼方程,而且这玩意还没有解析解。

        所以呢。

        只能离散后再通过多种计算方法求数值解,核武器里面核燃料的形状也比较复杂,所以求解起来更加困难。

        后世的计算机算力强,计算这个问题可以直接用蒙卡计算。

        但眼下这个时代只能靠手解单群的中子输运方程,这就很麻烦了。

        可你不解决这个问题又不行,因为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