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神王星的布局_走进不科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三章 神王星的布局

第(2/3)页

一段时间了吧,大概....三四个月?”

  徐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思色。

  此时距离自己回归现实只过去了两个月不到,也就是说麦克布朗团队的发现,应该是和光环任务无关的。

  只是由于专业壁垒问题,徐云此前一直没注意到这个信息罢了。

  那看来就是个纯正的巧合了......

  而另一边,张和光的声音依旧在悠悠传来:

  “所以在过去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外很多实验室都重新研究起了这个课题。”

  “比如海对面光NASA下属的项目组就有三个,欧空局的也有五个,算上各个天文台和高校,数量应该不会太少。”

  “国内这边的项目组大概也有六七个吧,当然了,数量看起来多,实际上批下来的经费都相对有限——说到底都只是一种概率嘛。”

  徐云理解的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情况——因为宇宙中的天文现象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在浩瀚星空中,比某个小行星轨道偏移更惊人的例子不胜枚举。

  诸如塔比星异变、木星大红斑、永恒之光群峰等等,无一不是玄奇到令人震惊的景象。

  某个星体的异常或许可以写出一篇很优秀的论文,但想要以此获得高额的科研经费,那可能性就很低很低了。

  接着徐云沉默片刻,继续装作若无其事的抛出了一个问题:

  “啧啧,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啊....老张,你们实验室有啥结果了不?”

  中科大天文系虽然在校内没啥名气,但在行业内却是威名赫赫。

  比如紫金山天文台,它的研究生部已经划归到了科大名下,国内天文机构有半数和科大有关。

  因此徐云的这个问题在张和光听来相当正常——国际上不确定,但如果说国内有哪所院校最可能在第九大行星这块产出结果,那么科大显然是个最佳答案:

  “还没呢,LAMOST那边刚传来了两期图像,目前已出的那部分结果不太乐观。”

  徐云微微一愣:

  “LAMOST?”

  “咋了?”

  看到徐云的这幅表情,张和光飞快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你要是敢喷LAMOST,别怪我揍你啊。”

  徐云连忙摆了摆手:

  “没有没有,我只是好久没听到LAMOST罢了,别想太多。”

  说起华夏的知名望远镜,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可能都会冒出一个词:

  贵州天眼。

  也就是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

  但除了FAST之外,华夏还有几架很有名的望远镜。

  比如说魔都2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啦、

  紫金山天文台青海德令哈13.7米综合口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啦、

  以及......

  毁誉参半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LAMOST立项于1997年,2001年动工,2009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

  2010年4月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2012年9月启动正式巡天。

  它是我国投入极高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然而在运行后,它暴露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她在效果上没有达到既定目标,河外...也就是银河系外部的巡天几乎完全失败了。

  因为河外星系要比恒星暗的多,LAMOST设计星等是20.5等,但LAMOST的实际巡天星等只能达到18等——此前提及过,星等这玩意儿很特殊,越低才越亮。

  可要知道。

  亮于17.7等的星系,已经被SDSS观测完备了。

  也就是说,LAMOST发现的新星体顶多就是在17.7-18.0之间。

  截至2017年6月。

  LAMOST实际共观测了超过三百万个河外天体,但最终仅获得了15万个星系和5万个类星体有效光谱,仅为原定千万河外天体光谱的2%。

  所以从既定目标来说,它是比较失败的。

  但另一方面。

  毁誉参半的毁有了,誉又是啥情况呢?

  那就是LAMOST虽然在河外星系拉胯了,但河内的效果却达到了世界顶尖。

  嗯,不仅是一流,还是顶尖。

  LAMOST在银河系科学方面可以和世界上其他的恒星巡天,如SDSS四期中的apogee相媲美。

  对特殊恒星,银河系称量,太阳领域暗物质等方面的研究有着极其出色的贡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