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古代也能静脉注射(还是合章)_走进不科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古代也能静脉注射(还是合章)

第(2/3)页

通过周天循环抵达病患处.....此事老夫实属闻所未闻。

  徐云,老夫且问你。

  如若药物真可以通过注入人体生效,那么又该假借何物完成此事?”

  徐云想了想,用手指比划了一个形状:

  “一个长长的,细细的,硬硬的东西,名曰针筒。”

  老苏顿时一愣。

  长长的?

  细细的?

  硬硬的?

  还做真捅?

  莫非自己之前听错了,那个流程其实是叫茎脉注射,走的是会**?

  真捅、茎脉,结合徐云男伶的出身......

  嘶!

  想到这儿。

  老苏着看徐云的目光顿时就有些不对劲了起来:

  那个风灵月影宗,  莫不是合欢宗出身吧?

  此时的徐云并没有注意到老苏表情的异常,  而是自顾自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易图:

  “此物分成主身与前针,主身大约宽半寸,长半尺。

  前针则只有数毫,内部中空,主身上有个可以抽拉的物件。

  当其中装满液体后,只需将其插入静脉,缓缓推压,就能将蒜汁注入到人体中了。”

  “主身?前针?”

  听徐云画出来的图,老苏顿时又是一愣,方才意识到自己好像想歪了。

  只见他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看向了徐云所画的图。

  光环在穿越后赋予了徐云通晓古文的能力,但却没让他触通书写绘画,因此用毛笔画出来的这幅示意图,颇有些灵魂画手的味道。

  不过简陋归简陋,一些比较关键的细节,倒也勉强被描述到位了。

  其实在华夏古代,先民们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制作针筒。

  但是那时候的针筒和后世外观相差巨大:

  注射器的‘管身’其实是用羊膀胱制成的,再用动物肠子做成了管道。

  与其说是针筒,不如说更像是量血压用的挤压器。

  至于这种古代针筒用的则是鸟类骨骼,内部中空,输液倒是挺方便的。

  这玩意虽然比古代人工针头要细一点,但真打起来还是非常非常疼的。

  在本土历史里,真正的现代注射器概念,要到15世纪才会由意呆利的卡蒂内尔提出。

  并且直到1853年,高卢人普拉瓦兹才发明了活塞式皮下注射器,用的是纯银制成。

  因此徐云画出来的针筒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新器物,对于古代人来说有些超前。

  换做绝大多数人,可能压根都看不懂这是个啥玩意儿。

  不过别忘了。

  注射器的原理其实和空气泵极其类似,而老苏又是能鼓捣出自吸泵的牛人。

  因此前后不过几秒钟,他便轻轻一拍掌,想通了运作原理:

  “妙啊,妙啊,通过抽拉将空气吸入,再利用过山之势将其射进人体...

  如此精巧造物,纵是华佗扁鹊在世,怕是亦会欣喜不已吧?”

  博士时选修过古代华夏物理史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过山。

  这个词其实就是古代对气压的认知雏形。

  不过当时人类对于气压的了解并不深,过山这个概念指的就是山谷风。

  虽然这玩意儿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和热力环流有关,不是广义上的大气压强。

  但考虑到背景的局限性,以古代的科学理论水平能意识到这点,其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要知道这个时间点的欧洲还是中世纪,那边对风的认知还是死人灵魂带来的触感呢。

  随后老苏想了想,对徐云道:

  “王林,此物的原理老夫隐约明白了几分,筒身倒也不难打造,不过这针头该如何制备呢?

  按你所言,针头不过比头发丝粗一点儿,若是实心针倒也不难,老夫手里便有这类银针。

  但内中若是空心......”

  看着一脸好奇宝宝的老苏,徐云朝他微微一笑:

  “老爷,您知道刺锅子吗?”

  “刺锅子?”

  老苏表情一愣,快速眨了眨眼:

  “就是那种浑身是刺的海物?老夫倒是见过几次...

  等等,我明白了,莫非你是打算用它的刺来做针头?”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它。”

  刺锅子,也就是后世大家熟知的海胆。

  海胆这玩意儿可以说是遍布全球海洋,近年来无论是我国的料理或是其他国家的料理形式当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