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治癌(中)_无双国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2章 治癌(中)

第(3/3)页

直播场景,这么多人关注。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西亚医院,岳少江和晋世杰等不少人这会儿都在关注着,听着周万林等一群人分析,每个人也都受益匪浅。

别看周万林等人说的只是总纲一类的东西,可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就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路。

就像是给你一篇文章,来说中心思想,来说作者要表达什么,这个就没有相对固定的答案了,只要不脱题,完全可以自由发挥的。

这位说作者忧国忧民,只要说得通,也有道理。

另一位说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有道理,也可以自成体系,甚至一首诗,十几个人都能写出不同的长篇大论出来。

中医的所谓流派,其实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出来的,学习先人的理念,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和理解,理解不同,思路不同,最终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当然,这个流派可不是随便来的,前提你的分析要符合原本的基础,加以延伸,只有成熟的,最终经过实践认证的,正确的,能治病的,才能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最后形成流派,流派不是你一个人提出思想就叫流派。

周万林等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也有着不同的思路,这些思路,这些想法,可都是他们毕生的经验。

虽然现在没有针对病症分析,可这些思路依旧是很宝贵的,平常压根听不到。

不仅仅是岳少江和晋世杰,同时关注义诊的其他省份,其他医院的中医医生、医学生们这会儿都听的津津有味。

现场,云珩也同样收获不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听听别人的想法,然后补充自己的理念,这样才能在实际的临床中不被束缚,做到随机应变。

医圣张仲景说过,知犯何逆,对症治之。

听上去好像很简单,可这个前提,知犯何逆才是关键,你只有先知道,才能对症,可如何才能知道呢?

中医难得就是知,而不是治。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