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8 章(【弘治二十一年(八)】...)_戏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488 章(【弘治二十一年(八)】...)

第(1/3)页

第二天伦文叙等广东出身的官员,  也见识到突然咩咩化的朱厚照。

伦文叙等人欲言又止,最后因为实在受不了朱厚照那倒了不知道几手的塑料广东话,亲自捋起袖子开始教学。

朱厚照顿时更来劲了,  挨个记下王守文传授过程中出现的谬误,准备写信过去嘲笑王守文只学了半桶水。

一个优秀的学生怎么可以不指出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错误呢?

太子学习劲头十足,  逢人就要秀一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朝野上下很快便知晓太子已经初步掌握广东话。

为了更好地练习对话,  朱厚照甚至还把在京的广东籍商贾以及工匠都召到东宫瞎聊一通,弄得不少人心里头都酸溜溜的,  纷纷朝朱厚照发去问候——

全国方言千千万,太子殿下你怎么可以厚此薄彼!

朱厚照陆续接收到许多幽怨目光,  硬生生把他已经来到嘴边的“咩吖”都憋了回去,忍不住私下写信跟王守文嘀咕:难怪秦始皇要搞“书同文,  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整个中原大地方言无数,  交流起来也忒困难了!

给广东那边写信的不仅是朱厚照,还有不少于广东那边有联系的官员,  他们大多是给亲朋好友通风报信,  表示王守文能隔空让太子学广东话,  该怎么对他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平时之所以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就是因为只要有在上头说得上话的关系你想办啥事都很轻松,  现在人王守文自己就能直接跟上头说话!

办事轻不轻松不晓得,办了你们肯定是很轻松的,一封信送回京就行了。

其实就算京师这些人不提醒,人在广东布政司的左布政使刘孟也感受到了。

因为他们这边首先收到的王守文那一连串立项申请书,领头人他都从京师带来了,广东这边不积极配合实在对不起别人不远两三千里过来找活干的劲头。

刘布政使只能捏着鼻子让六房的人多多配合。

至于使不使得动那些人,就看王守文自己的本事了。

所谓的六房就是针对朝廷六部设置的基层办事机构,基本对接六部各方面的政令,很多地方事务其实都是由六房来处理的。

尤其是遇上不通政务的长官,六房的老吏们还会贴心地表示您只管吟风弄月去,我们可以帮您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这种贴心服务的代价是很小的,基本对官员本人没什么影响,那就是——我们中间捞了多少、和谁勾结、干了啥事,您就别过问了,反正您也不懂对不?

这种本地人推出来的老油子,等闲人是很难在他们那儿讨了好的。广东布政司调任频繁,大伙都是逮着机会就走,很多时候会选择放权给这些胥吏。

不过本地人来治理当地人就一定是好事吗?如果你和这些人的亲朋好友,那肯定是好事。可你要是和他们有恩怨,估计连求助的声音都发不出去。

基层吏治的败坏是落到百姓头上最直接的刀子。

只是人治社会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永远没有万全之法。

王守文哪怕有意识尽量少当特例,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特例,所以他也没打算真的只干广东佥事的活儿。

安分了一两个月后王守文就开始原形毕露,针对实地考察出的不少问题给顶头上司杨锦提建议,偶尔还把意见提到布政使刘孟那边去。

刘孟和杨锦每次收到王守文递来的建议(或者该说是策划书),都感觉痛并快乐着。

痛是因为自己要干活了,要跟那些老油条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