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5 章(【正德元年(完)】...)_戏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505 章(【正德元年(完)】...)

第(1/3)页

正德元年的初秋,  谢迁和王华辞别朱祐樘回了余姚,王华没有到绍兴城中的新建伯府去长住,把岑老太太送过去后便去谢迁会合,  两人一起开办了龙山书院。

说是两人合开,实则事情都是差遣王守俭他们去办,  按王华的说法就是“反正这小子也考不上,且让他忙活忙活”。

三十五岁的老小子王守俭只能领着家中亲的堂的叔伯兄弟忙活起来。

谢家上下也齐齐出动,  争取能在谢迁归乡前把龙山书院收拾停妥。

当官的致仕回到老家,最喜欢的就是发展当地教育事业,  争取家乡后辈能再续几十上百年的荣光。这一点对谢迁他们而言也不例外。

像他们这些被太上皇亲自派南京年轻官员护送归来的荣归老臣,  在家乡一向极受欢迎,  哪怕是余姚这样的治“礼”名县也有不少人出来夹道欢迎。

王华看着家乡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再听着那一句句熟悉的乡音,只觉心一下子踏实了。

两人在龙山书院转悠一圈,  便决定在龙山书院住下,再把家中子弟都带到身边教养。

谢迁虽不是什么纵情声色的人,  生养孩子方面却极有天赋,他一共生了六子三女,  因着家中有兄弟早逝或无子,  他把次子、四子都过继出去了,  又因为六子的岳父兼他的同乡好友韩邦问没儿子,  大方地把六子也匀给韩家延续香火去。

真就是儿子多了不心疼,称他一声“送子大佬”一点都不过分!

余姚就这么大一点,  他们家中儿女又大多与同乡结亲,  自家的、岳家的、女婿家的,  林林总总算下来都能凑不少学生了,龙山书院倒是不愁没有生源。

其他人知晓有一个退休阁老和一个退休尚书回来坐镇,  哪个不是想尽办法把家中孩子塞过来求学?

一时间余姚这座沉寂多年的龙泉山倒是热闹起来了。

王华与谢迁每日在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