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不错的提议_南北大唐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不错的提议

第(2/3)页

在眼里。

  像数十年前的太宗皇帝,送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毫不顾忌将与他们同身为工匠的上千匠人们背井离乡远渡番邦苦寒之地的心酸、痛苦,做为公主的嫁妆送到吐蕃,却舍不得一个士人去做这个嫁妆。

  想当初他们这些工匠有的是在朝廷工部下管着,为朝廷年复一年被朝廷征调建造战舰、各类朝廷所用船只,其中的辛劳、工钱少不说,还被那些官吏们瞧不起。为私人造船坊造船,待遇比起官府也高不了多少,官府需要工匠不足时,还得被免费征调的苦差事。

  想起曾经的种种,技术部的十几位师傅心中唏嘘不已。

  技术部的师傅们感激之情李煜看在眼里,心中甚为同情这个时代那些不受重视生活困难却掌握技术的匠人们。

  在这个古代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李煜不知,但自秦汉以来,华夏这个社会懂技术的要想受人尊敬。

  只有一种人,那就是他本身是学富五车的士子官员,技术只是他的一项副业。因懂技术而为他增光,主持建成了某项工程,上受到皇帝的亲睐,下受百姓的尊敬,史官们不惜费纸墨给他写传。

  但如果只是懂技术,不懂诗书礼仪等文化学识,那在社会眼里只是一个低贱的匠人。

  两者之间的代表在前隋就有两个典型的人物。一个是主持了长安城建造的宇文恺,青史留名;一个是主持了建造河北赵州桥的匠人李春,除了因建的赵州桥一千多年不毁而留下个名字外,毫无事迹可传。

  李煜在计划辽东造船坊时一改以往造船坊的组织模式,给匠人给予充分的尊重。让他们靠手中的技术参与到造船坊的管理中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被那些不懂技术的官吏们指派着做事,导致外行干涉内行。

  此举不仅调动了工匠们的积极性,还增加了对给予他们眼前一切的李煜忠诚度。

  因此辽东造船坊管理模式中,负责造船坊运行、人事、财务、原料采购的设立行政部,设行政部主任与一名副主任。人员是李煜派来的一部分王府官员及从一些商行抽来的管理人员。

  技术这块,李煜在设立的造船坊组织模式上仿造后世的工厂制度。

  懂技术的造船匠们单独成立一个技术部,设技术部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下分设负责造船不同工序的各班再至各伙,设班长、伙长。技术最好的工匠担任主任、副主任,再以其他工匠掌握技术的高低担任技术部从高至低不同的职位,层层管理造船坊所有工匠。

  以一支千人的商行护卫编为辽东造船坊护卫队,看押高达五千人的奴工,设护卫部,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两人。

  三个部门直接归坊主许自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