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釜底抽薪_重生之实业大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5章 釜底抽薪

第(3/3)页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东南亚地区即将爆发一场金融危机,到时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制造业。估计东南亚很大一部分工厂,撑不过这一次金融危机。

  这对于咱们中国而言,是一个好机会。趁着东南亚制造业出问题,把他们的制造业全都接手过来,然后形成咱们自己的产业链。

  小家电的制造难度相对大家电要低一些,这些年来日本在东南亚各国,投资了很多生产小家电的工厂。咱们要想接收这些小家电业务,必须要扩大产能,降低成本!

  我在这个时候选择价格战,也是想要借此机会,打压东南亚的小家电工厂。他们本来就面临着金融危机,生产稳定性会受到影响。

  如果生产成本又比较高的话,到时候生产业务必然会向着我们这里转移,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出一条完整的小家电产业链。

  制造业当中,产业链这种东西是很重要的,一旦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想要搬走可就不容易了。到时候我们就有机会控制全球的小家电业务。”

  王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那行,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于李卫东而言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机遇。

  来钱最快的方法,自然是学习索罗斯这种金融大鳄的手段,从金融方面发动进攻,卖空货币也好,沽空股市也罢,几十倍的杠杆加进去,不用太多投资,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但李卫东并不打算用这种手段赚钱。他毕竟是个实业家,通过金融手段短期获利,并不在李卫东的菜单上。

  除了靠金融之外,亚洲金融危机第二个赚钱的法子,就是低价收购资产。

  对于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来说,亚洲金融危机是一场盛宴,对于欧美的投资者而言,则是一个捡钱的机会。

  东南亚以及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不得不开放很多领域,或者是变卖一些资产,这使得国外的资本,可以花很少的钱,就能收购很多的资产。

  以韩国为例,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外资大肆用低价购买韩国企业的股份。

  2004年,韩国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困境,经济成功复苏,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三星58%的股份,现代55%的股份,浦项制铁70%的股份,都是西方资本控制。大宇更是直接卖给了西方企业。

  在金融领域,韩国八大银行,西方资本拥有份额达到了64%,韩国第一银行100%由花旗银行控股,韩国国民银行外资占股84%,韩亚金融外资占股76%,外换银行外资占股74%,新韩金融外资占股63%。可以说整个韩国的金融领域,都被外资所控制。

  当时的西方国家,用不到200亿美金的资产,就吞并了韩国战略性企业和金融资产。

  而现如今,韩国可是一个1.6万亿的经济体,这么算起来的话,这笔买卖真的是超级划算。

  东南亚国家的情况,也跟韩国差不多,趁着亚洲金融危机的机会,西方国家低价购入资产,除了美国之外,诸如英国、荷兰这些在东南亚有殖民史的国家,也分到了一大块蛋糕。

  东南亚的制造业水平一般,但是资源是真的丰富,泰国有锡矿、马来西亚有是有和天然气,印度尼西亚有石油、煤矿和镍矿,这些都是令人眼馋的资源。

  但可惜的是,这些好东西,李卫东只能看看,却摸不着。

  当时有能力去洗劫东南亚和韩国资产的,都是美国和美国的小弟们,这块肥肉哪里能轮得到李卫东!

  而且就算是李卫东能买到一些优质资产,也未必能保得住。

  东南亚历来都是强人政治,不讲理的事情太多了。改天上来个政治强人执政,说不定一句话就把李卫东的资产给没收了,到时候李卫东可就是血本无归。

  所以李卫东选择更实际的东西,他打算趁着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制造业全面崩溃的机会,从东南亚国家手中抢走小家电制造的业务!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西方投资者都忙于低价抄底,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东南亚真正的财富,并不是那些资产,而是东南亚的制造业。

  抢走东南亚的制造业,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