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龙王_秦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4章 龙王

第(3/3)页

惧色和疑惑,因为在他们的视角里,那些船,仿佛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相助……

  更神奇的事还在后面,等十艘船绕了一圈回来时,众人却发现,不知何时,它们中间多了一艘小舟,舟首雕刻成龙首形,破浪而行。

  “迎龙王!”

  陆贾连忙上前唱礼,原来那龙舟之上,安放着“南海龙王”的木雕,张牙舞爪,栩栩如生。

  按照剧本,黑夫亲自入水,和一众兵卒一起扛着木雕,淌水回到岸上。

  “此乃南海龙王显灵也,还不拜之!?”

  秦卒们按照吩咐下拜,外面的越人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拜的人不多,他们现在的信仰,依然是那五头羊。

  虽然剧本拙劣,除了水军捧场外,观众反响平平,但黑夫还是演的很认真。

  他们扛着木龙进入新修的庙宇,将其安放妥当,再焚香料,献祭品,颂祭文,奏祭乐、进舞芭,面对浩浩波涛,祈福旗幡与日同升……

  黑夫虔诚地再拜,又在仪式结束后宣布:

  “从此以后,不管秦人越人,新舟下水,渔船出海,种稻串门,必拜龙王!”

  一时间,秦人配合演出地欢呼歌颂,而越人则将信将疑。

  黑夫希望,这南海龙王,能在南方沿海扮演后世“妈祖”的角色,变成航海者的保护神。

  他想道:“最好每艘船上都安一个,拜上几代人,哪怕最固执的越人,也会宁信其有了!”

  当然,因为黑夫给其加上的奇怪设定,四海龙王,东海、西海、北海三兄弟的龙吼,都是威武的咆哮,天摇地动。

  只有南海龙王一张口便是:“呱呱呱?”

  而且黑夫万万没想到,地方信仰的演化是千奇百怪的,某些地方的土著,常会把征服者当成神,或者将其形象加进去。

  这番禺供奉的南海龙王除了会呱呱叫外,经过千年演变后,形象慢慢从龙形,变成龙首人身,凑近一看,那龙的脸,居然是黑的……

  ……

  就在番禺龙王庙初燃香火,十艘明轮船载着秦军兵卒,打算去支援因汛期中断了补给,孤立无援的秦军土堡时。位于郁水上游的郁林(广西桂平),一片森林中的村寨外,青壮的西瓯战士隐藏在树冠里、草丛中,警惕地盯着山下秦人土楼的动静。

  那些圆形的,巨大而坚固的建筑,有秦卒持强弓劲弩守着,控制住了前往河边低洼平原的要道,眼看春天种下的稻谷渐渐变黄,瓯人却不能安心收割,只能躲在山上咽口水。

  而寨子里,西瓯的都老们,也在祭祀完蛙神后,与他们的君长桀骏讨论今后的计划。

  在剧烈的议论后,桀骏用剑敲了敲树干,做出了决定。

  他的话是瓯越语,翻译成后世的大白话便是:

  “乘着汛期水大,下游船只没法逆行至此,我们召集部众,去端了那几座秦国鬼子的碉楼!”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