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老李被坑了_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老李被坑了

第(3/3)页

今天他可是约了钢铁学院的副院长裴大宇见面的。

这特么哪来的领导这么不讲规矩,专玩突然袭击呢。

“如果中午我脱不开身,记得帮我给裴校长打个电话,实话实说就行”。

李学武拍了拍刚进屋的彭晓力肩膀叮嘱了一句,随后从墙上摘了自己的大衣,换了皮鞋就往出走。

李怀德特意叮嘱的要他去,就是一定有要他去的理由。

今天领导来,他敢肯定,绝对不是来表彰或者道歉的。

他是万万没想到啊,不仅表彰和道歉没有,还被“诈骗”了!

来的领导有很多,呼呼啦啦带级别的得有好几位。

带队的是一机部主管工业生产的于主任,态度很是随和。

调研团队在李怀德等一众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轧钢厂的轧钢车间、实验车间、联合工厂以及项目管理办公室。

在项目管理办公室,经贸办的副主任李学武给调研团队详细讲解了轧钢厂今年的新开项目,以及工业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随后,在主办公楼三楼大会议室,由李怀德主持召开了轧钢厂工业发展座谈会。

参会的一机部领导们分别就刚刚参观的内容,以及从工业部的角度对所质疑的关键进行了提问。

李学武和景玉农都是经贸办的副主任,所以在会上是回答问题的主力。

他负责业务和项目管理,景玉农负责财政和人事管理,从多角度,全方面地给来访领导做了项目相关的解答。

当然了,谷维洁也在现场,就调研团所提出的组织相关问题也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于主任的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尤其是当看见轧钢厂干部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和专业。

其实他不知道,回答问题的这几个人是团结的,不团结的那部分没得着回答的机会。

当然了,这种场合下,就是在场的程开元也不敢胡诌,否则不用李怀德收拾他,就是上面的领导都不会放过他。

座谈会讨论的很激烈,基本上所有来访领导都提出了问题。

最后是于主任提了两个同汽车工业相关的问题,一个是汽车制造厂选址,一个是外来技术引进。

李学武先是从轧钢厂在京城的技术产业升级和布局调整开始说,特别提到了重工业未来不适合京城经济圈发展的问题。

随后又以轧钢厂在钢城的工业基础为前提条件,讲到了交通、原材料、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等方面的便捷条件。

景玉农先是就羊城交易会汽车工业技术相关的合作做了汇报,随后又介绍了日商在京的商业会谈契机等等。

于主任很显然是比较关注轧钢厂的重工业产业发展的,顺着李学武的回答,提到了工业重心迁移的问题。

他表示,国家在京城地区,乃至是华北地区重工业产业排布是需要轧钢厂留在本地的。

尤其是当前其他工业部门正面临着产业布局调整,东北地区的工厂是要往外搬的,轧钢厂如此行事,其实是违背了上面的战略意图的。

李怀德斟酌了一下,主动站出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

他并没有顶着领导的话,以及领导所提到的政策来回答,而是以轧钢厂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

首先阐述了轧钢厂目前在轧钢工业的技术和设备等层面落后的局面。

提出了要么上面拿钱革新技术和设备,要么自我拯救,自我变革创新求生存。

其次讲到了轧钢厂所在地区的未来发展格局,讲到了李学武跟他提过无数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包括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

提出了要么上面给批永久工业用地,并且保证不会以交通、电力、环境等方面进行束约。

最有以多方贸易和技术设备引进为核心思想,讲到了轧钢厂以创新换技术,以空间换时间。

李怀德结合刚刚景玉农所提到的羊城交易会上,国外商人对于国产重型工业设备的鄙视,提出了自力更生,自信自强的口号。

阐述完这些理由过后,李怀德还强调,轧钢工业转移是需要时间的,且是不间断生产和计划任务的。

钢城轧钢厂的投资建设和设备技术革新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试生产运行也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李怀德承诺,在未来五年之内,京城轧钢厂的锅炉不会停机,轧钢工业迁移,恰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轻工业。

于主任对于轧钢厂的发展规划之详细,战略意图之明确,显然是有所感触的。

点了李学武着重问了几个关于联合生产和食品工业等项目的发展规划和重点目标,这才重新露出了微笑。

他先是夸了夸轧钢厂在羊城交易会上的表现,以及这种勇于突破、创新的工作思路。

李学武听惯了质疑,冷不丁的听领导夸奖还是有些不习惯。

不习惯的还不止他一个,谷维洁同景玉农对视了一眼,齐齐的把目光对准了李怀德。

李怀德也是微微一动眉毛,他坐在领导身边,没有表现出大的动作,可还是察觉出了不对。

果然,于主任在夸了一大通轧钢厂之后,便提到了京城以及京城周边所在的困难企业。

特别点名了几个机械厂和零部件生产工厂,讲这些工厂成立的历史原因,又讲这些工厂管理者的思维缺陷。

反正那意思就很明显了,今天不是来调研的,倒像是来讨钱的。

李学武从办公秘书分发下来的资料中了解到,于主任所提到的这些困难企业,多是造车失败的实验产物。

并不是大跨步时期有这么多的企业成立造车,而是各重工业工厂盲目自信,匆匆上马的汽车制造项目。

七八年下来,钱没少砸,有的造出车来了,有的没造出来。

造出来的汽车要么有缺陷,要么无法批量生产,总有先天疾病。

最奇葩的当属京城某汽车制造厂了,当年更是造出了一台没有倒挡的汽车。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所以那台车起名叫做前进牌!

名副其实!真不能倒退!

而没造出来汽车的项目就更惨了,叮叮当当一顿骚操作,最后剩下一堆破机器。

哦,对了,还有一群亟待解决生存问题的工人。

按照这个时代重工业企业的尿性,出了事自然是要甩锅的。

先是将厂里的这些造车项目独立办厂,独立财务审核,独立人事关系。

随后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个唧的往上面跑,求爷爷告奶奶都行,反正这些工厂我们是养不起的。

你要是较真儿,他准给你整出一大堆的道理来,最特殊的便是大跨步时期所做出的决定,都是上面要求的。

所以,这个承重的包袱到底应该由谁来背?

反正工业部是背不起的,只能是从手底下企业里扒拉挑,谁家生活过的好,就把这些没娘疼的孩子送过去呗。

所以,这特么是来干啥的?

大杂烩嘛?!

李学武翻了翻手里的材料,上面还真是体贴,很怕轧钢厂汽车工业发展不迅猛,步子走得慢似的。

你看看都有啥,吉普车、摩托车、公交车、皮卡车、轻卡车、重型卡车……

怪不得当年都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呢。

这要是把这些汽车工业都做成功了,还特么从外面进口什么汽车啊,一个京城的汽车制造厂能供给全国了。

于主任倒是很豪气,看着轧钢厂众人低头看资料不接他的话茬儿,一开口便是替轧钢厂做了决定。

“我们呐,也在内部进行了讨论,结合这些困难工厂的实际情况,是吧”

他微笑着示意了李怀德,讲道:“毕竟轧钢厂正在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急需要设备和技术工人”。

说完还点了计划司的领导问了:“张副主任,轧钢厂有提过技术申请对吧”。

那位张副主任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这是在给轧钢厂挖坑,得罪人的事,笑了笑没做确切回答。

于主任也没在意,点点头说道:“一机部这边讨论的结果是拟由轧钢厂出面收购这些困难工厂”。

“李主任,你这边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大家都在这呢,你帮部里解决一大难题,我们也帮你解决一部分难题,对吧”。

得,李怀德被架住了,这就算是强买强卖了,还拿部里往下压人。

结果跟李学武预估的一样,部里是要把这些困难户打包甩给轧钢厂,套取资金,解决历史问题。

他们知道轧钢厂有钱啊,刚刚不是说了嘛,从羊城带回来多少订单嘛。

轧钢厂要发展,但也要顾全大局,毕竟还是组织的轧钢厂嘛。

“领导,我们厂的汽车工业刚刚孵化,都还没投建呢”

李学武不怕得罪人的,在这里他职务最低,必须给李怀德争取时间。

“您提到的这些困难工厂都是正在面临最实际的生产生活问题,我看京城汽车厂最有实力解决这个问题”。

“李副主任是吧”

于主任看了看李学武,点头道:“如果京城汽车厂能解决,我们也不会来轧钢厂化缘了对吧?”

说完李学武,又对着李怀德说道:“李主任,干工作可不能挑三拣四啊”。

李怀德看了李学武一眼,见他眼神上瞟,手指点桌,眼神微微一眯,随后转头对着于主任说道:“是,于主任,我们同意部里的决定”。

“哎~”

于主任笑着拍了拍李怀德的胳膊,道:“你是老工业了,风格是不需要我来强调的”。

“既然领导说了,那我就提个要求”

李怀德借着于主任先前的话,开口说道:“我们厂可以兼并这些工厂,但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不要,配套服务、后勤、保卫等与生产无关的职工不要”。

说完看着于主任的脸色微变,又顶着压力继续说道:“收购必须是包括这些工厂的设备和地皮,以及研究成果”。

他的话说完,于主任脸上的微笑已经消失不见,再没了刚才的和善。

“科级以上干部不要,这件事尚且可以研究”

他皱眉问道:“配套服务、后勤和保卫相关人员不要是个什么道理?”

“部里主导的工业兼并是可以讲条件的吗?!”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