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抄作业_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抄作业

第(2/3)页

冯道宗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不希望再看到有轧钢厂的干部在事实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被隔离调查”

        “更不希望看到工作组在轧钢厂现有工作秩序中针对某一部分不和谐问题扮演推波助澜的角色”。

        杨元松的话掷地有声,给冯道宗下了最后通牒后便出门去了,留下眉头紧锁,目光闪烁的冯副主任。

        两人谈话间的碰撞和厮杀外人并不知道,这种谈话的内容还是很保密的,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机关里的人们还是能感受到书记发火的威力的。

        先是工作组门口墙上的大字告被工作组叫服务处清理队的人给清理掉了。

        而后在工作组大办公室的门口也是放置了一张办公桌,从今天开始这里成了信访接待岗位,24小时有人值班。

        所有举报信都需要登记和现场分拆,大学习、大讨论相关的大字告内容依旧是可以贴,但却是只能去公告栏上,宣传位置上贴,工作组这边不再受理大字告内容,需要正式的举报方式。

        这些都是工作组在面对杨元松发火后的举措,但工作组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转换了工作方式。

        上午开始,工作组成员便入驻了许多处室和部门,包括车间和实验室。

        而轧钢厂厂长办公室入驻的人数最多,执行查阅资料、调查取信、开展约谈等工作。

        而在这种交锋和紧张的氛围下,机关里订阅的报纸上却是悄然出现了一篇报道。

        《知识服务于人民,荣誉归功于人民》

        ——记转业干部、战斗英雄、红星轧钢厂保卫处副处长、京城市D城分局治安处副处长李学武同志的荣誉心,价值观。

        报道被罕见的放置在了第二版头条位置,且编者按写的很真挚,也很直接。

        报道的内容是基于优秀干部李学武的真实事迹,引述了一些以前的报道,以及相关领导和单位对李学武的评价,最后做出的具有指向性的定义和评论。

        李学武的工作情况、生活作风、优秀事迹、荣誉奖项、学术研究以及价值观等情况都被定义成了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知识青年干部标兵。

        高中毕业后加入到大熔炉中锻炼杀敌技能,立下功勋,转业回来后继续学习,同时在专业岗位上再创佳绩,被组织赋予重任。

        而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总结工作经验,创作了一本专业书籍被工安部门一线干警视为工作法宝。

        创作的第二本专业书总结了安全管理经验和生产管理经验,更是获得了今年的劳动模范奖章,受到了组织的重视,在全系统内部,甚至是其他生产系统开始推行安全管理模式。

        现在,两本书创作所获得的稿费均被李学武同志捐给了有用的人。

        一笔捐给了学校图书馆,一笔捐给了山里需要知识的小学生们。

        轧钢厂干部,钢铁学院大学生,战斗英雄,治安处副处长,作家……好多身份的重叠,让人不得不在心内感慨。

        记者引述了相关领导的评论:李学武同志用身体力行诠释了知识青年应该怎么在大时代的热浪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更是给当代还在学习中的,奋斗中的青年做出了榜样。

        这是人民大报,在当前的舆论阵地是有着至关重要地位的媒体,更是所有机关单位,甚至是相关领导每天都要看的资料。

        现在报纸上关于大学习、大讨论的评论和报道风向变幻莫测。

        而这样一篇用实际案例表达出来的,对当前知识运用,以及青年人应该如何自处的文章,属实是一股清风,将某些热血和迷惘吹散了不少。

        当然了,这股清风也给李学武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和未知的危险。

        李学武也正在看这篇关于自己的报道,这是他每天早课必要的学习资料。

        每天早上李学武跟各部门负责人谈话或者开早会的时候,沙器之便将这些报纸的内容过一遍,随后标记重要的内容放在李学武的办公桌上。

        而李学武也是在忙过一阵后会拿起这些报纸快速的浏览一遍,以便于了解当前的正治形势和风向。

        他也是没想到自己的事会被这么快的报道出来,更是没想到这篇文章会放在这么明显的位置上。

        这里一般都是放某些重要领导的讲话或者出行报道的,把他的事放在这,明显是带着正治意义的。

        李学武也能想得出这种意义是什么,更知道自己这件事被谁拨动了方向,把他做出了指向性的定义。

        但这种风险和定义李学武考虑了,基于他所做的事他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是没有攻击漏洞的。

        谁能说他保卫工厂,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素质是错误的?

        谁能说他总结经验,提升一线干警打击违法犯罪的技能是错误的?

        谁能说他继续学习文化知识,把所有稿费全都捐给社会是错误的?

        这不是谁能不能说的问题,这是谁敢不敢说的问题。

        现在他的身上带着好多奖章,代表了他在各个岗位和工作上所做出的成绩,否定哪一个都代表了否定这枚奖章背后的意义。

        功勋?劳动?还是知识。

        大学习、大讨论不是不学习,也不是不要知识了,而是要重新建立知识文化学习的系统。

        现在李学武的经历就代表了旧的知识学习途径通过大熔炉的改造,发生了质的改变。

        沙器之看着领导拿着那份报纸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了,表情还是那一个表情,动作也是那么一个动作,如果不是他了解李学武的性格,真会以为领导在看到自己的报道而沾沾自喜呢。

        李学武获得的荣誉多了,就连劳动奖章都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欣喜,又怎么会对一篇报道失态呢。

        即便这篇报道是人民大报上刊载的。

        沙器之想到的也是同李学武差不多,更加注重这篇报道背后的深意。

        “机关里传遍了,聊开了,都在讨论这件事,同书记和冯副主任之间的谈话内容热度不相上下”

        沙器之拿了暖瓶,一边给李学武的茶杯里续热水,一边轻松汇报着他听到的和了解到的内容。

        而李学武则是看了他一眼,将手里的报纸放在了一边,继续看起了桌上的文件。

        李学武的工作繁忙,案牍工作就是这样,人会觉得缺水似的。

        沙器之将茶杯盖子盖好,见李学武没什么反应,继续说道:“书记那边谈的据说很快,进去没一会儿就结束了,据说谈的很不愉快”。

        絮絮叨叨的,李学武也只是当闲话听了,没有在意。

        这些事情本就不会成为他工作的主旋律,只是机关生活的一部分。

        上午工作组来人进驻保卫处执行调查和检查任务的人李学武也没有见,像是无关紧要似的。

        而工作组的人也没有打扰李学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倒是让保卫处机关里的小道消息收了一收,都怕这些人乱做文章呢。

        这种反馈和动作对李学武来说没什么,但对一些部门来说就有些不自在了,负责人纷纷给主要领导打电话。

        可现在杨元松和杨凤山分别对工作组进行了警告和处置,如果矛盾进一步升级,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所以杨元松也是决定安抚这些部门的同时,同薛直夫谈了一下,请纪监部门配合工作组的调查工作。

        说是配合,主要还是监控,不能让工作组再失去控制,同部门发生冲突。

        杨元松的决定是妥协后的无奈之举,那杨凤山现在的处境就有些被动了。

        工作组到底还是他请来的,轧钢厂所有的干部都记得这一点。

        而现在工作组的所作所为都会被这些干部记在他的头上。

        干群基础的削弱直接表现在了厂长办公室命令的执行力度上,杨凤山很明显地感受到了来自中层管理者的制约和限制,以前很顺畅的工作安排现在已经出现了滞涩感。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具体的说不上来,但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就是会有。

        厂办的秘书们也是感受到了这种紧张气氛,他们也是明显的感受到了文件传递的频率增多,沟通文件的数量明显增多。

        这种行为恰恰证明了各部门一把手不愿意承担责任,互相推诿,工作得不到充分落实和安排,便会反馈回到厂长那里。

        工作组的检查入驻,保卫处因为李学武的安排没有出现不适应反馈,其他处室有各种反对的声音都被压了下来,但也有部门持支持和主动态度的。

        比如服务处。

        现在厂机关里的人都在押宝,押王处长运气逆天,绝处逢生。

        现在谁不知道服务处王处长跟工作组那些人关系最好,谁不知道服务处王处长在工作组那边最有面子。

        而服务处也接到了王处长的工作安排,加大配合工作组调查工作的力度,主动帮助工作组执行监督检查工作,同时要尽可能的为工作组提供方便。

        这是什么行为!

        这特么不就是说让服务处的人当工作组的耳朵和眼睛嘛,这不就是让清洁队和服务队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监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嘛。

        码的,王敬章不做人!

        机关里的人都在骂王敬章,再看到服务处的人来打扫卫生,全都闭嘴不再开口说话,而眼神也是带着探究。

        这让服务处的人也觉得很委屈,领导交代下来的工作他们能有什么辙,再说他们也不愿意做这种奸细的工作,更是绝大部分人都持敷衍的态度。

        这也造成了服务处的人同机关各部门的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

        这王敬章真可恨啊!

        众叛亲离说他也是不为过的,真是把路走窄了走绝了。

        尤其是这家伙最喜欢东施效颦抄作业,人家搞大学习、大讨论宣传,树立典型,他就搞服务整顿,人家搞高标准服务素质培养,他就搞服务专项学习活动。

        现在保卫处针对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搞青年突击队,他也搞了一个青年学习突击队,还是由那些分配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