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疯狂的玻璃_大宋好官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疯狂的玻璃

第(2/3)页

域琉璃进入了宋人的眼界。这种琉璃迥异于大宋的琉璃,没有绚丽的色彩,只是单调的白色透明,却能治疗眼疾。只要像申王赵佖一样,虽然能瞧得见东西,但却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的,都能用眼镜来解决。

  要知道,宋朝是一个读书人的时代,读书人又不是全部都很有钱的,晚上就着小油灯来看书的大有人在。这样昏暗的灯光,哪里可能不得近视眼?只是程度不一,没有申王赵佖天生就近视那么高度数罢了。

  这些人看到申王赵佖都治愈了,哪里能按捺得住心思,当下就四处打听。

  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就吓了一跳。

  一副眼镜居然要五千贯钱,登时把泰半人都吓退了。然而,此时宋兴和再次站了出来,告诉大伙他能稳定供应这样的眼镜,因为申王赵佖的眼镜是特制的,而且又是从西域带回来的,所以才这么贵。但是,他宋兴和不仅带回了玻璃,也带回了制作技术,很快就能生产一样的玻璃眼镜了。

  这一下,又勾起了很多人心中的念头。就连申王赵佖,也没觉得啥。他一个堂堂的王爷,用贵一点的眼镜,确实说得过去嘛!再仔细看那副眼镜,镜架用的是纯铜鎏金工艺,这本身就很值钱了,还有特制的厚厚镜片——没办法,申王赵佖的近视度数太高太高,只能加厚镜片,张正书都估摸着有后世的啤酒瓶底那么厚了,才堪堪让申王赵佖“重见天日”。

  有了申王赵佖这个活广告,“玻璃”这个概念又火了。

  一些有心人通过调查,发现“玻璃”居然又是“大桶张家”小官人鼓搞出来的,他们不禁有这么一个疑问:“西域的玻璃,会不会是一个托辞?真正的出处,其实就是‘大桶张家’?”

  不得不说,宋人还是很聪明的,一下子就猜到了答案。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玻璃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到东方就变成琉璃了。在西方,玻璃的进化往着无色透明的方向发展;而中国的玻璃,则变成了五彩斑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