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光复十九年(求订阅求月票)_大明之南洋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三章光复十九年(求订阅求月票)

第(3/3)页



  也能保证一但到了战事紧急时刻,大明能随时征召预备役中的退役老兵,瞬间爆出大量的军队参战。

  这说的还只是朝廷中央直属的部队数量。

  大明在南洋,澳洲,西伯利亚,新大陆,草原,西域等全民皆兵的地区,还有着大量的民兵部队。

  如果到了战时,也可以动员民兵。

  除此之外,还有财政方面的进步。

  这些年的发展下来,大明的财政每年都在不断的增长,去年一年朝廷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了五亿大关。髎

  这里面,工商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原本占据大头的农税,现在已经只占大明总体财政数字的七分之一。

  这还是大明现在有新大陆,有南洋,有草原,有西域等地,耕地面积大增的情况下。

  可想而知,现在大明的工商发展究竟有多么的迅速。

  整个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全部都是大明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供应市场,以及劳动力来源。

  甚至,随着大明在大海上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明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向西亚中东一带扩张。

  当然也只是能进行商贸而已!髎

  大明的水师舰队目前最远也就到达过马六甲以西的缅甸沿岸的补给港口,再远就没有了。

  因为大明不想过分的刺激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

  虽然从目前来看,大明和西方的贸易总额不算很高,即使断了也无法影响大明的工商发展。

  因为大明大量的工业品压根就卖不到欧洲。

  但这玩意利润大啊。

  大明和西方的贸易以奢侈品为主,奢侈品这玩意的利润可真的是太高了。

  买掉一百块,保守估计都能赚九十。髎

  这么好的生意,只要维持住逼格,那就和捡钱一样,不做是傻逼。

  反正就目前来看,大明也并没有向更西方扩张的源动力。

  中东那地方确实重要,油田就在哪里。

  但现在大明的内燃机还出于刚起步的阶段,对石油的需求量有,但并不高。

  就目前开发的南洋和西伯利亚的油田就已经足够使用了。

  中东的油田并不着急开发。

  比起油田来,大明对于煤炭的需求其实更高。髎

  现在大明到处都是蒸汽机,以及使用蒸汽机的工厂,煤炭的需求量是很惊人的。

  而大明在山西,河北,漠南漠北的煤炭开采量有很有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明用一批军火,换到了安南北部的鸿基煤矿的开采权。

  还准备开采澳洲的煤矿,和西班牙人合作开发南美的煤矿等……

  当然了,并非是大明本土的资源不够。

  而是朱宏煜出于为未来的考虑,不想过渡开发本土资源,而是想尽可能的利用外部的资源来推动大明的发展。

  后黎朝那边根本不敢拒绝天朝爸爸的要求,西班牙人面对大明的霸权也只能是答应下来。髎

  澳洲就更不必说了,大明可不把澳洲上的土著当人看,他们的意见不重要。

  除此之外,就是大明在文教方面的发展。

  数年下来,大明的义务教育工作已经成功推广到了各省的省府,以及一些重要城市,规模十分的庞大。

  每年都在为朝廷提供大量的基础人才,以及产业工人,进一步推动大明的科技发展,为大明搭建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

  图书馆项目更是进行的如火如荼。

  虽然书籍时有丢失和损坏,但这样的成本完全在朝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大明的总体识字率上升到了四层左右,可谓是冠绝全球。髎

  还有就是国内的基建问题。

  在继连通南北的铁路干线开通之后。

  在累死数十万小日子以及三哥家的劳工之后,大明国内连通各省府的铁路网也是开通了大半。

  除去西南和山西等地由于地形缘故,还在用人命一点一点的推进之外,连通其他地方的铁路干线基本上都已经修通了。

  尤其是山东,河北,河南,关中等地形平坦的地方,铁路修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而江南地方虽然水网密布,又多丘陵,但江南有钱,工商业发达,费点力气也能修通。

  唯一比较困难的就是西南这种地形复杂,还没多少人口的地方,山西差不多也是一个道理。髎

  那大山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至于说辽东,漠南漠北,以及西域和高原,都还在推进。

  这其中,辽东的铁路其实已经修的差不多了,很快就能竣工。

  漠南漠北地形还算平坦,就是冬天太冷没办法施工,所以进度比较慢。

  而西域则是由于气候问题,以及荒漠的问题,修起路来比较困难。

  而高原……

  高原是真没办法修!髎

  高原冻土和缺氧的气候是真的要命。

  倒不是朱宏煜舍不得小日子和三哥家的劳工去死,而是那地方堆人命也没用。

  技术不到位,说修不通就是修不通。

  朱宏煜对此是真的没办法,他为了解决高原的民生问题,只能是着手从高原上移民。

  将高原上的藏民移民到别的地方去安置。

  而高原上则是尽量只保留一部分入拉萨谷地这样的重要地区,并在当地驻军,确保大明对高原的实际控制。

  除此之外,就是大明朝廷的官道水泥化,柏油化改造工程了。髎

  别的不敢说,最起码汉地连通省府的官道都进行了水泥化改造。

  甚至不少地方都铺上了柏油路。

  江南等富裕的地方,甚至地方自己花钱把路直接修到了村里。

  大明的狗大户们虽然比较吝啬,但在家乡修桥铺路的事情,大多人都是舍得花钱的。

  大明在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对黄河大堤的治理也是有了成效。

  这几年,黄河已经极少决口了。

  那些经常决口的地方,已经全部变成了水泥钢筋的大堤,相当的坚固。髎

  估计用炸药都炸不开!

  还有就是朝廷对地方的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等工程。

  在朝廷的治理下,大明地方的水利设施基本上焕然一新,确保大明地方对天灾能有一定的抵抗和调控之力。

  明末时候崇祯年之所以会爆发那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除去天灾之外,人祸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朝廷的财政崩溃,致使地方的水利设施损坏后无人修缮,一但爆发天灾,如干旱洪涝之类的,地方连个最基础的调控能力都没有,可不就庄稼大范围绝收了吗?

  而现在的大明却是将地方的水利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多了不敢说,最起码可以保证,即使发生了天灾,也不会直接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髎

  朱宏煜深吸一口气,合上了报告,脸上是肉眼可见的满意之色。

  在他看来,这些年大明朝廷发展的还是不错的。

  民间已经有不少人自发的称呼现在为光复盛世了。

  要知道,这是底层百姓自发的感慨,不是士绅阶级对统治者的吹捧,也不是满清的“康乾盛世”那种统治者自己的自吹自擂。

  当然了,在很多士绅和商贾大户眼中,现在的大明也确实称得上是一句盛世。

  对外,朝廷大军征伐战无不胜,扩土万里,万国来朝。

  对内大兴文教,人口滋生,百姓安乐,且不见饥馑。髎

  这不是盛世,什么是盛世?

  朱宏煜对此是极为自得的。

  他自得的不光是自己创造了一个盛世,更是因为自己为中华民族开阔了生存空间,让整个民族由陆地向深蓝迈进。

  为中华民族夺取到了接下来几百年的发展先机,让中国人能够继续矗立在世界之巅的位置上。

  而不是在衰落,经历苦难后再次复兴。

  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如果没有他朱宏煜,中华民族下一次站在全世界这盘大旗的执棋者的位置上时,就已经是三百多年以后了。

  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可谓是真正的沦落到了至暗时刻。髎

  这个曾经创造过世界上最辉煌的文明,不止一次站在世界之巅的伟大民族,变成了别人的奴才,甚至更进一步沦落到只要是个外国人,哪怕是个农具,都能跑到中国耀武扬威的地步……

  在这期间,这个伟大的民族实在是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个磨砺。

  哪怕是再次成为了棋手,可这三百多年的沦丧在身上留下的伤痕也未能完全愈合。

  依旧有不少跪久了站不起来了的香蕉人,在面对外国人时,发自真心的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