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蒸汽火车首秀(5.8k求订阅,求月票)_大明之南洋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九章蒸汽火车首秀(5.8k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目光。

  “我们蒙古人应该要团结起来,一起击败该死的吴贼,只要我们能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力量就将无穷大,甚至能够重新恢复大元的荣光。”

  又一个华服锦衣的部落首领站出来说道。

  显然,这是一个不忘曾经故元辉煌的蒙古人!

  他拼命的挥动着手臂,语气十分的激昂。

  大帐内的其他蒙古人也大多都是一个反应,语气十分的激昂。

  “是啊,吴应麒莫名来犯,简直是对我蒙古人的极大挑衅!”

  “成吉思汗教导我们,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没有任何能够击败我们!”

  “让我们跨上战马,提起弯刀,去给来犯的敌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吧!”

  “……”

  就在这时候,外边忽的跑进来一名穿着皮袍子的蒙古骑兵,满头大汗的汇报道。

  “启禀诸位首领,大事不……不好,吴贼杀过来了!”

  “我军哨探探知,吴贼前锋兵马距离归化城不足二十里!”

  “……”

  忽如其来的急报,使得这些吃的脑满肠肥的蒙古贵族瞬间面露惊色。

  为首的蒙古人甚至惊的从座位上起身,大声下令道。

  “快,传令全军,集结备战,准备迎战吴贼!”

  伴随着军令的下达,一名名蒙古牧民骑着战马,乱糟糟的汇聚在了一起,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弯刀。

  发出一声声的呼喝怪叫。

  像是想要证明自己依旧是曾经成吉思汗时期,那些能征善战的蒙古人。

  ……

  与此同时,广袤无际的草原上,一只数量过万的精骑在草原上奔驰。

  属于吴应麒的大旗在军中高高飘扬!

  战马的马蹄将嫩绿的青草践踏,绿色的草汁甚至将马蹄都给染得变了色。

  马背上的骑士披挂着甲胄,远远看去,威武不凡。

  这万余精骑远远看去,如同一股席卷天地的洪流般醒目,威慑力士卒。

  “吁!”

  吴应麒举手示意身后的骑兵停下,而他也是缓缓勒停了战马。

  天空中的大太阳很灼人,战马长距离的奔驰体力消耗很严重。

  战马的舌头耷拉在外边,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不时的打两个响鼻,柔顺的马毛上满是汗迹干涸后形成的白色结晶。

  吴应麒摘掉了头顶的头盔,一滴滴明晰晰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他随手胡乱的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转身对所有人说道。

  “传令下去,大军原地修整,吃饭饮水,喂食战马,尽快恢复体力!”

  “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关宁军上下接到了命令,纷纷下马修整。

  不少关宁军士卒都是开始动手脱掉身上厚重的棉甲,想要透透气解解暑。

  这大夏天的,穿着棉甲实在是太熬人了。

  吴应麒见此,下令道。

  “传令下去,所有人原地修整,但不许解甲!”

  “根据哨探汇报,我军距离归化城已不足二十里,蒙古人都是骑兵,随时有可能杀来。”

  “到时候,怕来不及穿甲!”

  随着吴应麒的命令下达,关宁军上下虽是不满,但却也没人敢违抗军令。

  大量的关宁军骑兵纷纷重新将厚重的棉甲套到了自己身上。

  吴应麒回头望了一眼正在修整的大军,转身对吴国贵说道。

  “此战若胜,则我大清西征所需的战马也就攒够了!”

  吴国贵也是脱掉了脑袋上带着的头盔,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开口说道。

  “此战我大清定然能胜!”

  “这些年来,我大清兵马在中原经年征伐,转战万里,全军上下具为百战老兵。”

  “而河套的蒙古人,已经是多年不闻战事,怕是早就把打仗的手艺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吴国贵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在大明和清廷接连的有意封锁下,现在的草原部落是真的穷的只剩下命了。

  大明对草原贸易封锁了两百多年,一直都在禁止铁器被运往草原,哪怕是互市,铁器也是抠抠搜搜的能不卖就不卖。

  生生把蒙古人的武备,给封锁的倒退到了大规模使用骨质和石质箭头的程度。

  而满清在入关之后,在对蒙古人政策虽然以拉拢为主,毕竟满蒙一家嘛!

  但所谓的满蒙一家,也就是说说而已。

  该封锁照样封锁!

  只是没大明时候封锁的那么严格了罢了。

  铁器对草原部落来说,依旧是稀罕东西!

  河套的这些部落,别说给士兵披甲了,怕是连铁质箭头都凑不齐。

  关宁军在关内确实是打不过明军,但那是因为明军的训练和武备都要远超关宁军,关宁军打不过正常。

  不丢脸!

  但对上草原上的蒙古人,关宁军还是不虚的。

  对上草原上的蒙古人之后,可就轮到关宁军,凭借自己的训练和武备虐菜了。

  吴应麒也是用力点头说道。

  “希望如此吧!”

  “本来本王还想着,我大军能够犁庭扫穴,将河套的蒙古部落各个击破呢。”

  “没想到啊,他们竟然自己聚到一起去了!”

  “呵呵,不过这样也好,正好方便了本王将他们一举全歼,省了满草原追着蒙古人跑的功夫。”

  吴国贵闻言吗,只是笑着点头附和。

  关宁军这边才刚修整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又有哨骑前来汇报道。

  “殿下,我军哨骑探得,大队蒙古骑兵离开归化城,向我们这边来了!”

  吴应麒闻言,眼睛猛地一亮道。

  “哈哈,有点意思!”

  “还以为我大军得筹备攻城呢,没想到,这群蒙古人还真敢出来找死。”

  “哈哈,难不成他们还以为自己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吗?”

  “传令下去,全军上马备战!”

  随着军令下达,关宁军上下迅速作出应对。

  一名名关宁军骑兵翻身上马,然后做好了战斗准备。

  吴应麒开口大喝道。

  “众将士听令,出击,杀敌!”

  “……”

  “杀!”

  “杀敌!”

  “万胜,万胜!”

  “……”

  关宁军的骑兵呼啸而动,如同一股洪流,向着归化城的方向而去。

  ……

  归化城外的草原十分的平坦,一条水量充沛的河流流淌而过,使得河流附近的草场嫩绿。

  生长的要远比其他地方的草原茂盛的多!

  两只骑兵呼啸着出现在了战场上,双方距离在被不断的拉进。

  如同两股洪流般,不断的向着对方而去。

  甚至,大地都在战马的马蹄践踏下轰鸣抖动不止!

  吴应麒带队冲杀在前,双方都是轻骑,之间的距离被不断的拉进。

  但却并没有对冲,而是开始了骑射。

  崩!崩崩!

  崩崩崩!

  弓弦颤响声接连不绝,一枚枚箭矢向着对方抛射而去。

  天空中密匝匝一大片的箭雨,几乎要将天空中的太阳都给彻底遮挡住了。

  箭矢在天空中划过一条弧线,向着敌人落去。

  噗呲!噗呲!

  关宁军士卒所用的箭头都是铁质箭头,还多是破甲能力很强的三棱箭头。

  所以,哪怕是抛射,杀伤力也是相当的可观。

  最起码,只要能命中的话,射穿蒙古人身上的皮甲是不成问题的。

  更别说对这些穷哈哈的蒙古人来说,皮甲都是相当奢侈的装备,只有少量的贵族才能装备的上。

  大部分的普通士兵穿着的都是一身皮袍子!

  这些皮袍子看起来挺结实的,但也就能用于防护一些石质或是骨质的箭头。

  面对关宁的箭雨,这些蒙古人的皮袍子和没穿也没区别。

  基本上都能够轻而易举的贯穿!

  甚至,箭矢在贯穿蒙古人的皮袍子之后,还能留有余力,继续将他们的身体贯穿。

  并且,更重要的问题是,关宁军作为一只专业的军队,他们所用的弓都是制作精良的战弓。

  最基础的战弓都要求要有八力,其中的硬弓甚至超过十一力。

  个别猛将专用的强弓,弓力甚至超过达到了虎力的标准。

  (ps:虎力的具体标准作者忘了,哪位大佬知道可以书评区补充科普一下。)

  这个标准差不多是满清武力最巅峰时期,对于满洲八旗兵的战弓的要求。

  而吴三桂作为一个恐满症晚期患者,对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全盘照抄。

  规定关宁军精锐所用战弓,最小也得是八力!

  而一力,差不多就是六公斤,十二斤!

  八力也就是四十八公斤!

  这还是最差的!

  完全可以说,这些关宁军精锐射出的每一只箭矢都是足以致命的。

  而蒙古人所用的弓,基本上都只是猎弓。

  让他们去射射兔子,黄羊等小动物或许可以。

  但如果要拿这样的猎弓上战场,还想要射杀着甲的军士,那可就是在为难他们了。

  其实,只要能看清楚蒙古人和满人之间的武备差距,就能理解为什么明末的时候,满人能将蒙古人按在地上揍了。

  满人的箭矢射过来,几乎每一下都能要人命。

  而蒙古人的箭矢射过去,却是连破甲都做不到。

  现在战场上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如此,在双方的骑射对决中,关宁军凭借着自己的武备优势,按着蒙古揍。

  一枚枚箭矢如同不要钱般,不断的向着蒙古人射去。

  有的是抛射,有的是平射!

  但几乎没有例外,关宁军这边的每一箭都能达到破甲的效果。

  而蒙古人的箭矢射过来,却是几乎不能对关宁军造成什么大的杀伤。

  不少冲在前排的关宁军士卒都是浑身上下插满了箭矢,但却是依旧在坚持战斗。

  对于这些披甲的关宁军而言,只要没被射中要害,就不是什么大事!

  因为,蒙古人的箭矢完全不能够破甲,只是挂在了他们的棉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173k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